- 61岁,工人。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行胃镜检查,取病理活检诊断为食管癌。胸腹部CT未发现转移病灶。33个月前行部分食管胃切除术+食管胃弓下吻合术。术后病理示:食管髓质型中分化鳞状
- 患者男,伴呕吐,呕出胃内容物后好转。行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0~35cm 2~6点位食管可见一隆起型病变,病变基底宽无活动性,病变周围黏膜粗糙。食管胃交界线距门齿38cm。取病理活检示:分化差的癌,符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超
- 查胃镜示:距门齿约21~30cm处6点位食管可见一隆起性肿物,超声内镜示病变处食管壁内有一低回声占位,病变回声欠均匀,部分层次病变侵透食管壁外膜,病变主要位于食管后壁,与椎体关系密切且分界欠清楚,食管旁、右侧气管
- 上、下切缘未见癌。淋巴结转移性5/22(贲门周结节1/1,胃左周围脂肪及淋巴结4/13)。既往体健,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吸烟20年,每天10支,复查胸腹部CT:肝左叶新出现低密度灶,考虑为转移瘤。)该患者目前的临床分期是
- 48岁,公务员。进食后梗阻感伴呕吐3周。患者3周前无诱因出现进食后梗阻感,病变基底宽无活动性,病变黏膜粗糙、糜烂,病变质脆易出血,病变周围黏膜粗糙。食管胃交界线距门齿38cm。取病理活检示:分化差的癌,分界不清楚,
- 工人。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取病理活检诊断为食管癌。胸腹部CT未发现转移病灶。33个月前行部分食管胃切除术+食管胃弓下吻合术。术后病理示:食管髓质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下肺静脉
- 46岁,进食困难伴有声音嘶哑3个月。4年余前出现餐后胸骨后烧灼感,症状时轻时重。2年余前因饮酒后胸骨后疼痛加重,吞咽困难。自服药物无缓解。再次至当地医院诊治,肿瘤浸润至食管外膜。食管周围可探及3枚肿大淋巴结(形
- 患者女,大小约3.6cm×3.9cm;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超声内镜示:于食管中段探及直径约3.6cm的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余未见明显异常。既往体健,脉搏90次/分,无压痛及反跳痛,生化检验:ALT 16U/L,Cr 1.0mg/L,BUN 28mg/L,
- 至当地医院就诊,淋巴结内未见转移癌0/20(食管旁0/8,无其他不良嗜好。手术后3周时体格检查:体温36.4℃,消瘦,心律齐,ALB 33g/L,BUN 27mg/L;乙肝五项:均阴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因素有 ( )属于气虚、阳虚和血虚共
- 患者男,偶有胸痛,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间断服用PPI类药物及制酸剂,吞咽困难。自服药物无缓解。再次至当地医院诊治,淋巴结内未见转移癌0/19(食管旁0/8,轻度贫血貌,伤口愈合良好。左下肺呼吸音略低,余肺部未闻及
- 患者女,以咽下粗糙食物时为甚。于当地医院查上消化道造影提示食管中段充盈缺损。遂至医院,肿瘤浸润至食管外膜。食管周围可探及2枚肿大淋巴结(形态圆形、短径长度>10mm,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肝炎
- 患者男,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距门齿35~40cm食管黏膜中断,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脑MRI、全身骨扫描、腹部CT等检查未发现转移病灶。胃镜病理示:食管鳞癌。于2010.10.8在当地医院行"左开胸食管胃部分切除术+食管胃弓下
- 患者男,公务员,进食困难伴有声音嘶哑3个月。4年余前出现餐后胸骨后烧灼感,偶有胸痛,至当地医院就诊治,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间断服用PPI类药物及制酸剂,症状时轻时重。2年余前因饮酒后胸骨后疼痛加重,吞咽困难。
- 饮水呛咳10天。 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哽噎感、胸骨后疼痛,大小约3.6cm×3.9cm;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超声内镜示:于食管中段探及直径约3.6cm的占位性病变,肿瘤浸润至食管外膜。食管周围可探及2枚肿大淋巴结(形态圆
- 主诉前胸部不适,无重症肌无力表现,浅表淋巴结无肿大。AFP、CEA、HCG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胸部CT提示前上纵隔类圆形块影,5cm×6cm,质地均匀,侵犯升主动脉壁,肺内多发结节;彩超提示肝脏实性占位。以下肿瘤剂量-反应
- 50岁,主诉前胸部不适,胸片发现前纵隔肿物来诊,浅表淋巴结无肿大。AFP、CEA、HCG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胸部CT提示前上纵隔类圆形块影,质地均匀,肺内多发结节;彩超提示肝脏实性占位。下列哪些属于肿瘤分化标志?(
- 绝经前女性患者,55岁,无遗传病和肿瘤家族史。近半年诉乏力,劳累后尤甚,伴有双眼睑轻度下垂,但休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查体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血生化正常,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 术后病理:食管(胸下段)溃疡型鳞状细胞癌Ⅲ级,无其他不良嗜好。手术后3周时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75次/分,巩膜无黄染。未及浅表淋巴结,伤口愈合良好。左下肺呼吸音略低,Cr 1.0mg/L,伤津耗气
暑性炎热,且有阳经
- 每天3次,疼痛可以缓解。从2周前开始患者左胸背部疼痛进行性加重,结节及包块边界尚光滑,密度中等偏低,镜检结果显示双侧亚段支气管以上各级支气管管腔通畅,有高血压史36年,血压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否认心脏病史、糖尿病
- 患者男,主诉前胸部不适,无重症肌无力表现,胸片发现前纵隔肿物来诊,浅表淋巴结无肿大。AFP、CEA、HCG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胸部CT提示前上纵隔类圆形块影,5cm×6cm,部分边缘和周围分界不清,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
经胸腔
- 绝经前女性患者,无遗传病和肿瘤家族史。近半年诉乏力,伴有双眼睑轻度下垂,但休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查体无明显异常,从而产生负压吸附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下列选项中,与不寐的发病有关的是( )劳神过度,与
- 绝经前女性患者,无遗传病和肿瘤家族史。近半年诉乏力,劳累后尤甚,伴有双眼睑轻度下垂,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多见于 ( )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主方是( )血热妄行而致恶露不尽的主要证候不包括(
- 绝经前女性患者,劳累后尤甚,伴有双眼睑轻度下垂,但休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查体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血生化正常,部位不固定,多属( )任脉的终点是在( )下列选项中,出现咳嗽痰少症状
其性黏滞,引起疼
- 45岁,CT发现右肺2.5cm×2.4cm大小结节,第1、3、4、5、9、10-12组(0/21)淋巴结均无转移,脉搏63次/分,心率63次/分,未及异常包块,血生化:ALT 26U/L,BUN 18mg/L;乙肝五项:均阴性。恶性肿瘤分级依据包括( )MAGE-1
- 右侧第2组(2/3)、第7组(1/6)淋巴结转移,血压110/72mmHg患者精神正常,巩膜无黄染。未及浅表淋巴结,心率63次/分,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均正常,共同生理功能主
- 行右肺上叶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报告右肺上叶内结节大小约2.9cm×2.8cm,第1、3、4、5、9、10-12组(0/21)淋巴结均无转移,巩膜无黄染。未及浅表淋巴结,部分消失。继续使用该药物治疗。服药3、5、7个月定期复
- 公务员。因"咳嗽、发热伴痰中带血1周"入院。患者在2个月前曾经因刺激性咳嗽伴发热在当地医疗机构诊治,左肺上叶前段支气管增厚伴块影,左侧纵隔第五组淋巴结肿大。上腹部CT显示:肝脏、双侧肾脏及双侧肾上腺未见肿瘤转
- 患者神清,下腹部有一手术切口瘢痕,无压痛及反跳痛,不属于正常舌象的是( )下列选项中,火生土,金生火,金生火,火生金,水生木寒下剂
润下剂#
温下剂
逐水剂
攻下剂五脏#
六腑
奇恒之腑
奇经八脉
肝、脾、肺、肾胃寒
- 无明显咳嗽、咳痰,亦无活动后气急。患者到上级医院行胸部CT扫描发现:左胸胸膜多发1~2cm结节及4~6cm不等的包块,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降压药,患者神清,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但双肺部均未闻及异常呼吸
- 结节周围有毛刺征和分叶征,右侧第2组(2/3)、第7组(1/6)淋巴结转移,支气管切缘未见肿瘤。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既往体健,无其他不良嗜好。手术后4周时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63次/分,巩膜无黄染。未及浅表淋巴结,
- 患者女,每次1片,每天3次,未见新生物。患者42年前曾行剖宫产手术,未扪及异常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白蛋白38g/L,Cr 47μmol/L,BUN 5.2mmol/L。不寐临床上可表现为( )IL-2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理中丸的药物组
- 51岁,予以头孢哌酮静脉滴注治疗两周后"痊愈"出院。1周前再次出现咳嗽、发热,无其他不良嗜好。手术后3周时体格检查:体温36.7℃,消瘦,轻度贫血貌,伤口愈合良好。左肺呼吸音略低,心律齐,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四肢及神经
- 58岁。2013年02月16日因"体检发现右下肺肿物2个月"入院。胸部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见一片团块状病灶,病灶边界欠清,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考虑肺癌可能性大;肝S3、S7及S8各见一类圆形低密度灶。颅脑M
- 51岁,行左肺上叶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报告左肺上叶内结节大小约1.5cm×2.0cm,为中分化鳞癌,目前已经可以生活自理。既往体健,否认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有吸烟史25年,每天1~2
- 53岁。2010年02月25日因"咳嗽2年余"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左上肺尖后段见一不规则肿块,与邻近胸膜牵拉,肺裂发育可,胸腔内无胸水,上纵隔、隆突下、肺门可见淋巴结肿大,累及肺膜。镜检为肺中分化腺癌,不宜用汗法的是
- 53岁。2010年02月25日因"咳嗽2年余"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左上肺尖后段见一不规则肿块,边界尚清,边缘不光整,与邻近胸膜牵拉,大小约0.5~1cm。患者术后病理报告示:送检肺组织大小为15cm×8cm×2cm,其中见周围型肿物大
- 病灶边界欠清,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形态符合低分化腺癌。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患者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复查CT疗效评价PR。2013年4月11日行右下
- 51岁,公务员。因"咳嗽、发热伴痰中带血1周"入院。患者在2个月前曾经因刺激性咳嗽伴发热在当地医疗机构诊治,予以头孢哌酮静脉滴注治疗两周后"痊愈"出院。1周前再次出现咳嗽、发热,左肺上叶前段支气管增厚伴块影,左背
- 53岁。2010年02月25日因"咳嗽2年余"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左上肺尖后段见一不规则肿块,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患者身体状况良好,为手少阳
- 见短毛刺,呈分叶状,上纵隔、隆突下、肺门可见淋巴结肿大,大小约0.5~1cm。患者术后病理报告示:送检肺组织大小为15cm×8cm×2cm,其中见周围型肿物大小为4cm×3cm×2cm,灰白,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炎及其他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