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溶解性(solubility)、危险性(risk)、挥发性(volatile)、大承气汤(potent purgative decoction)、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化学物质(chemicals)、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卫生防疫人员(epidemic prevention workers)
[多选题]对于毒作用带描述正确的是
A.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 急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小,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小
D. 急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大
E. 慢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大,引起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大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多选题]化学物质的哪些理化性质影响其毒效应
A. 溶解性
B. 大小
C. 挥发性
D. 比重
E. 电离度和荷电性
[多选题]痛经的常见证型有( )
A. 肝肾亏虚
B. 肝郁气滞
C. 气滞血瘀
D. 寒凝湿滞
E. 湿热蕴结
[单选题]下列晕针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立即起针
B. 卧床时头部抬高
C. 饮适量温水或热茶
D. 针刺人中穴
E. 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多选题]划分疫源地大小,其取决因素为
A.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B. 传播途径的特点
C. 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D. 放置措施的效果
E. 卫生防疫人员(epidemic prevention workers)的多少
[单选题]治疗湿热食积的主方是( )
A. 保和丸
B. 枳实导滞丸
C. 大承气汤
D. 温脾汤
E. 麻子仁丸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mp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