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患者女,57岁,干部。以"查体发现右肺上叶结节1个月"为主诉入院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6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肿瘤发生(tumorigenesis)、身体健康(physical health)、非精原细胞瘤(nonseminoma)、心脑血管(cardio-cerebrovascular)、密切接触史、体重减轻(weight loss)、明显提高(improved obviously)、不良嗜好(bad habits)

  • [填空题]患者女,57岁,干部。以"查体发现右肺上叶结节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单位健康查体时胸片发现右肺上叶结节,自诉无咳嗽、咯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发热、体重减轻(weight loss)、声音嘶哑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平扫检查显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为周围型肺癌的可能,未行任何治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在医院门诊行全身PET/CT扫描,结果显示:右肺上叶后段可见一大小约2.1cm×1.8cm结节,结节略呈分叶状,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内可见血管穿行,局部有小支气管截断,结节最大SUV值为3.5,延迟后为4.3,余双肺未见明确异常,纵隔及双肺门未见明确肿大或异常代谢之淋巴结,全身其他部位未见明确转移征象。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COPD、肿瘤等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疫区居留史和有害毒物密切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bad habits)。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史及肿瘤病史。体格检查发现,T36.5℃,P70次/分,R20次/分,BP120/75mmHg。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律齐,心率7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未触及异常包块,无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提示 患者入院后完成各项检查,结果显示:血常规和生化全项未见明显异常;心肺功能检查正常;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双肺所见各级支气管未见明显异常,于右肺上叶后段支气管行细胞学灌洗查到腺癌细胞。)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目前该患者的肿瘤分期为( )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声门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
  • A. 喉异物感
    B. 声音嘶哑
    C. 吞咽困难
    D. 早期极少向颈淋巴结转移
    E. 咯血

  • [多选题]属于温里剂的是( )
  • A. 理中丸
    B. 小建中汤
    C. 四逆汤
    D. 阳和汤
    E. 当归四逆汤

  • [单选题]气阴两伤证的主方是( )
  • A. 八珍汤
    B. 生脉散
    C. 六味地黄丸
    D. 四物汤
    E. 肾气丸

  • [多选题]关于非精原细胞瘤叙述正确的是 ( )
  • A. 病程长发展快
    B. 症状明显
    C. 85%有远地转移
    D. 常合并血液恶性肿瘤
    E. AFP不高

  • [多选题]苔白腻的主病是( )
  • A. 痰湿停聚
    B. 脾胃气虚
    C. 寒湿
    D. 暑湿
    E. 湿温

  • [多选题]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
  • A. 夹持进针法
    B. 指切进针法
    C. 提捏进针法
    D. 自然仰卧法
    E. 舒张进针法

  • [多选题]术前放疗的主要作用为 ( )
  • A. 使不能手术病变变为可手术
    B. 降低淋巴结转移率
    C. 提高切除率
    D. 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E. 明显提高(improved obviously)生存率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可诊断为闭经的是( )
  • A. 既往月经正常,现停经3个月,恶心呕吐
    B. 产后3~5个月,从未行经
    C. 既往月经不调,现7个月未行
    D. 少女初潮后,月经半年未行
    E. 绝经后一年未行经

  • [多选题]下列关于抑癌基因描述正确的是( )
  • A. 对于与某种肿瘤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该肿瘤的相应正常组织中该基因正常表达
    B. 对于与某种肿瘤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该肿瘤中这种抑癌基因应有功能失活或结构改变或表达缺陷
    C. 对于与某种肿瘤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将这种基因的野生型导入基因异常的肿瘤细胞内,可部分或全部改变其恶性表型
    D. 抑癌基因的促癌作用一般是在两个等位基因都丢失或失活后表现出来
    E. 抑癌基因都是以缺失或突变的形式失活

  •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mdz01.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