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典型苯丙酮尿征的发病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1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正确答案:B。A.酪氨酸羟化酶受抑制 B.苯丙氨酸-4-羟化酶缺陷 C.四氢生物蝶呤生成不足 D.脑内5-羟色胺不足 E.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先天缺陷 更多临床免疫技术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下载及答案解析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考试频道。

  • [单选题]典型苯丙酮尿征的发病机制是

  • A. 酪氨酸羟化酶受抑制
    B. 苯丙氨酸-4-羟化酶缺陷
    C. 四氢生物蝶呤生成不足
    D. 脑内5-羟色胺不足
    E. 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先天缺陷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5-Fu抗癌作用的机制是( )
  • A. 抑制胞嘧啶的合成,减少DNA的合成
    B. 尿嘧啶合成,减少RNA合成
    C. 抑制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DNA的合成
    D. 合成错误的RNA,抑制癌细胞生长
    E.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胸苷酸的合成

  • [单选题]运用Westgard质控处理规则时,当二份质控材料测定结果有一份超过±2SD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整批标本重测
    B. 进一步检查"失控"原因
    C. 检查标准品
    D. 检查比色计
    E. 以上都不是

  • [单选题]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是( )
  • A. 硫辛酸
    B. 硫胺素
    C. 磷酸吡哆醛
    D. 辅酶A
    E. 维生素PP

  • [单选题]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 A. 50%溶血试验比100%溶血试验简单
    B.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C.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可节约时间
    D.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为节省成本
    E. 以上都不对

  • [单选题]在速率散射比浊法中,抗原过量的检测方法是
  • A. 在抗原抗体预反应阶段进行
    B. 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进行
    C. 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进行
    D. 在抗原抗体反应完成前再加入相同抗原
    E. 在抗原抗体反应完成后再加入相同抗原

  • [单选题]间接法酶标记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无须用到以下物质中的
  • A. 第一抗体
    B. 酶标二抗
    C. 底物显色剂
    D. 胶体金
    E. 组织抗原

  • [单选题]选择检测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方法
  • A. 酶释放试验
    B. 硝酸四氮唑蓝还原试验(NBT)试验
    C. 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D. 溶菌酶测定
    E. 炭粒廓清试验

  • [单选题]癌基因ras家族的编码产物是( )
  • A. DNA结合蛋
    B. 酪氨酸蛋白激酶
    C. GTP结合蛋白类
    D. 生长因子类
    E. 生长因子受体类

  • [多选题]影响延迟时间的因素为
  • A. 平均延迟时间的不准确性
    B. 喷射液流的变化
    C. 水滴分离点的变化
    D. 细胞本身对水滴形成条件的影响
    E. 水滴的性质

  •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kmmm5.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