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心电图改变(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肺气肿(emphysema)、右心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肺循环血流量(pulmonary circulatoryvolume)、左心室顺应性(left ventricular (lv) compliance)、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 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 总心房不应期=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以下为发生心房梗死可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但不包括
A. PR段抬高>0.05mV或压低>0.1mV,以Ⅰ导联改变最有诊断价值
B. ST段弓背向上抬高,Q波时限≥0.03s
C. P波宽大且形态畸形
D. 出现持续的房性心律失常
E. 存在对应的心室梗死
[单选题]窦性心动过速与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要点是
A.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相对较快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较好
B. 不适宜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相对较快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好
C.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相对较慢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较差
D.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相对较慢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良好
E. 不适宜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较慢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较好
[单选题]X线检查可显示肺血增多的疾病是
A. 肺动脉狭窄
B. 房间隔缺损
C. 法洛四联症
D. 三尖瓣狭窄
E. 肺动脉闭锁
[单选题]以下情况可引起额面QRS心电轴右偏,但应除外
A. 瘦长体型
B. 右心室肥大
C. 肺气肿
D. 左后分支阻滞
E. 孕妇
[单选题]以下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室间隔厚度>13mm
B. 左心室后壁厚度与室间隔厚度比值>1.3
C. 最常发生在室间隔上中部,亦可累及心尖部
D. 合并梗阻时可有SAM现象
E. 左心室顺应性(left ventricular (lv) compliance)减低
[单选题]起搏器的感知功能是指
A. 起搏器对起搏后QRS波群的识别能力
B. 起搏器对干扰波的识别能力
C. 起搏器对自身T波的识别能力
D. 起搏器对起搏后P波的识别能力
E. 起搏器能识别自身的P波或QRS波群,并能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
[单选题]运动负荷试验普遍采用Mason-Likar改良后的12导联系统,该改良导联系统可引起
A. 电轴偏左
B. 下壁导联电压增高和Q波丢失
C. aVL导联Q波丢失
D. aVR导联Q波丢失
E. 以上都不对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k2j9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