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AIDS的传播途径有: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0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正确答案:ABCE。A.性接触 B.输入血制品 C.垂直传播 D.呼吸道飞沫 E.吸毒者共用注射器 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下载及答案解析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考试频道。

  • [多选题]AIDS的传播途径有:

  • A. 性接触
    B. 输入血制品
    C. 垂直传播
    D. 呼吸道飞沫
    E. 吸毒者共用注射器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细菌荚膜的特性是
  • A.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围的一层黏液性物质
    B. 对碱性染料亲和力低,不易着色,可用墨汁负染或特殊染色法染色
    C. 有保护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 在动物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易形成
    E. 是细菌生存的必需物质

  • [多选题]柯萨奇病毒能引起:
  • A. 弛缓性肢体麻痹
    B. 新生儿心肌炎
    C. 无菌性脑膜炎
    D.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E. 手-口-足病

  • [多选题]布鲁氏杆菌的致病物质是
  • A. 内毒素
    B. 荚膜
    C. 透明质酸酶
    D. 过氧化氢酶
    E. 胶原酶

  • [多选题]与医学关系密切的细菌分解代谢产物有:
  • A. 热原质
    B. H2S
    C. 外毒素
    D. 吲哚
    E. 丙酮酸

  • [多选题]细菌培养条件包括
  • A. 合适的温度
    B. 合适的酸碱度
    C. 合适的营养
    D. 合适的气体
    E. 合适的光线

  • [多选题]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可能出现的后果包括
  • A. 可引起组织损伤
    B. 细菌被杀死消化
    C. 细菌未被杀死,在细胞内仍可繁殖
    D. 可引起细菌在体内扩散
    E. 细菌未被杀死,在细胞内细菌发生变异

  • [多选题]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 A. 基本结构
    B. 特殊结构
    C. 侵袭力
    D. 毒素
    E. 分解代谢产物

  •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jw5d8.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