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差异性(difference)、不应期(refractory period)、成年人(adult)、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连续性(continuity)、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隐匿性传导(concealed conduction)、度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heart block)
[单选题]梯形图中V行中的螺旋样竖线表示
A. 心房内差异性传导
B. 心室融合波
C. 交界区激动
D. 束支激动
E. 室内差异性传导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关于蝉联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指激动沿一侧传导径路下传的同时对另一侧径路连续产生隐匿性传导(concealed conduction),使另一侧径路传导发生连续性功能性阻滞
B. 可发生于房室结快慢径路之间
C. 预激旁路与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之间不会发生蝉联现象
D. 心房颤动时出现连续的宽大畸形QRS波群,可以是束支间发生蝉联现象所致
E.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时也可发生束支间蝉联现象,并出现连续的宽大畸形QRS波群
[单选题]关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heart block)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P波可重叠在T波或ST段上
B. PR间期延长>0.40s,多见于房室结内阻滞
C. 可出现跨R波的房室传导现象
D. 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和希氏束下(双侧束支)阻滞均可引起PR间期延长
E. PR间期正常可完全排除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关于窦性心动过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成年人心率<60次/分
B. 可见于健康人
C. 心率<55次/分时提示窦房结功能不全
D. 常见于运动员或长期体育锻炼者
E. 常见于正常成年人夜间睡眠时
[单选题]动态心电图分析中模板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A. P波的识别分析
B. QRS波群的识别分析
C. R波的识别分析
D. T波的识别分析
E. S波的识别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gqr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