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患者女,40岁。发现高血压10年,血压最高220/130mmHg。经常伴双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77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正确答案:ABCDEF。A.血压变异也可独立于血压平均值预测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发生 B.家庭血压适用于评价长时血压变异 C.24小时ABPM可以用来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 D.诊室血压对于血压变异性的价值有限 E.当为高血压患者选取降压药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通过长效药物使得血压变异性下降,这有助于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改善 F.血压变异性表示血压在一定时间内波动的程度,可以作为一种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监测与预后评估的指标 更多心血管内科正高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下载及答案解析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考试频道。

  • [填空题]患者女,40岁。发现高血压10年,血压最高220/130mmHg。经常伴双下肢麻木4~5年。母亲有高血压病史。查体:BP220/110mmHg;HR100次/分,律齐。血生化:钾3.38mmol/L,其余正常。双肾及肾上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异常。给予缬沙坦80mg,1次/d,非洛地平5mg,1次/d,富马酸比索洛尔5mg,1次/d,治疗2个月后血压无明显下降。改用氨氯地平5mg,2次/d,缬沙坦氢氯噻嗪1片,1次/d,富马酸比索洛尔10mg,1次/d,治疗4个月后血压控制于130~158/90~102mmHg。但患者出现双下肢麻木加重。复查血生化:钾2.8mmol/L。

  • 关于血压变异性,叙述正确的有( )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心血管疾病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疾病后死亡风险明显增加,精神心理问题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的可能机制有
  • A. 易发心律失常
    B. 交感神经激活
    C. 炎性反应增强
    D. 血小板高反应性
    E. 不良医学行为(吸烟、依从性差、难以控制饮食等)影响健康

  • [多选题]白豆蔻的主治病证是( )
  • A. 湿阻中焦证
    B. 胃寒呕吐证
    C. 风寒湿痹病
    D. 脾胃气滞证
    E. 肺燥咳喘证

  •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ej1kr.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