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下列哪些关系不显著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4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饮食习惯、凡士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静电引力(electrostatic attraction)、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范德华引力、黄疸型病毒性肝炎(jaundice viral hepatitis)、红细胞内(erythrocyte intracellular)

  •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下列哪些关系不显著

  • A. 化学因素
    B. 饮食习惯因素
    C. 放射因素
    D. 生物因素
    E. 长期未治的贫血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下列抗原抗体结合的分子间作用力最强的是
  • A. 静电引力
    B. 范德华引力
    C. 氢键结合力
    D. 疏水作用力
    E. 库伦引力

  • [单选题]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的原因是
  • A. 方便于同时检测其他生化指标
    B. 血细胞的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C. 血细胞中的葡萄糖渗出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
    D. 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
    E. 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 [单选题]三羟酸循环的第一个限速酶是
  • A. 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
    B. 顺乌酸酶
    C. 琥珀酸脱氢酶
    D. 异柠檬酸脱氢酶
    E. 延胡索酸酶

  • [单选题]以下哪种疾病属于红细胞G-6PD酶缺陷性贫血
  • A. 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B. 蚕豆病
    C. 药物、感染诱发溶血
    D.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菌在培养时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
  • A. 肉毒梭菌
    B. 产气荚膜梭菌
    C. 破伤风梭菌
    D. 产黑色素类杆菌
    E. 脆弱类杆菌

  • [单选题]属于小RNA病毒科的病毒是
  •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 [单选题]患者男性,23岁。半年多来腹胀、乏力、食欲减退,查体: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腹平软,肝右肋下5cm,脾侧位可扪及。实验室检查:ALT100U/L,ALB38g/L,球蛋白35g/L,胆红素正常,凝血酶原活动度为76%。本病例诊断是
  • A. 急性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jaundice viral hepatitis)
    B. 慢性轻度病毒性肝炎
    C. 慢性中度病毒性肝炎
    D. 慢性重度病毒性肝炎
    E. 慢性病毒性肝炎伴肝硬化

  •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dl3g0.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