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患者女,48岁。因"乏力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正确答案:AC。A.贝伐珠单抗+5FULV2方案维持 B.5FULV2方案维持 C.贝伐珠单抗+卡培他滨单药维持 D.卡培他滨单药维持 E.更换为贝伐珠单抗+FOLFIRI方案 F.更换为FOLFIRI方案 G.更换为XEIRI方案 H.暂停治疗,密切观察至疾病进展 更多肿瘤内科正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下载及答案解析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考试频道。

  • [填空题]患者女,48岁。因"乏力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活动后易产生疲劳感,休息后可缓解,无明显发热、腹泻、腹痛等症状,至外院就诊行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92g/L,轻度贫血。腹部及盆腔CT检查示:盲肠肠壁明显增厚,周围浆膜面毛糙,肠旁未见肿大淋巴结,考虑盲肠恶性肿瘤。肝脏、双侧卵巢、子宫、腹盆腔未见明显病灶,腹水(-)。胸部CT示两肺未见活动性病变。肠镜检查示:进镜至回盲部,盲肠见一隆起型病变,直径约5cm,表面糜烂,易出血。活检病理:腺癌。遂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见病灶位于盲肠,隆起溃疡型,8cm×5cm,浸润至浆膜外,和末端回肠(距离回盲瓣约3cm)侵犯粘连。肠周和腹腔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肝、双侧卵巢、子宫、腹盆腔未发现明显病变。术后病理:盲肠隆起溃疡型低分化腺癌,8cm×5.5cm×1.8cm,浸润肠壁全层至浆膜外纤维脂肪组织,小肠肠壁组织见癌侵犯,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标本上下切缘、环形切缘(-)。周围淋巴结0/15未见转移。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患者已停经半年,育有一子,体健。手术后3周体格检查:体温36.3t,脉搏86次/分,血压135/76mmHg。患者精神正常,轻度贫血貌,皮肤黏膜、巩膜无黄染。未及浅表淋巴结,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率86次/分,未闻及瓣膜杂音。腹部平坦,腹部正中见手术瘢痕,愈合可,无移动性浊音,未及异常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肛检未扪及明显肿块。 辅助检查:血常规:Hb 98g/L,余正常,尿便常规检查均正常,血生化:ALT 37U/L,AST 42U/L,TP 69g/L,ALB 36g/L,Cr 52μmol/L,BUN 3.6mmol/L;乙肝五项:均阴性。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1.06μg/L(参考值0.00~10μg/L),甲胎蛋白6.36μg/L(参考值0.00~10μg/L)。术后胸部、腹部及盆腔CT未见明显转移性病灶。

  • 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4周期后,疗效评价为PR,继续给予4周期前述治疗后疗效维持PR,但患者觉双手指及脚趾麻木感明显,影响行走。接下去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为( )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结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为 ( )
  • A. 排便次数增加
    B. 腹泻
    C. 便秘
    D. 便中带血
    E. 便中带脓

  • [多选题]属于平息内风的方剂是( )
  • A. 消风散
    B. 大秦艽汤
    C. 镇肝熄风汤
    D. 天麻钩藤饮
    E. 大定风珠

  • [单选题]患者时常失眠,急躁易怒,头晕目眩,胸闷胁痛,口干口苦。应辨证为( )
  • A. 心脾两虚
    B. 阴虚火旺
    C. 痰热扰心
    D. 心虚胆怯
    E. 肝火扰心

  • [单选题]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 )
  • A. 足少阳胆经
    B. 手厥阴心包经
    C. 手少阳三焦经
    D. 手太阴肺经
    E. 足少阴肾经

  • [多选题]属于脉率较快的脉有( )
  • A. 数脉
    B. 促脉
    C. 濡脉
    D. 结脉
    E. 代脉

  • [单选题]若脾胃不和或脾虚不摄,则往往导致分泌剧增的是( )
  • A. 汗液
    B. 泪液
    C. 涎液
    D. 唾液
    E. 涕液

  • [单选题]《血证论》指出,为水之上源的是( )
  • A. 心
    B. 脾
    C. 肺
    D. 肾
    E. 肝

  • [单选题]《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以平为期,而不可过"。这反映了中医治则中的( )
  • A. 未病先防
    B. 已病防变
    C. 扶正和祛邪
    D. 同病异治
    E. 治病求本

  •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4xj2j.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