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ELISA检测中出现“钩状效应”(hook effect)通常见于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6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正确答案:C。A.间接法检测过量抗体 B.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体时抗体过量 C.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时抗原过量 D.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时RF的干扰 E.竞争法检测抗体时特异性问题 更多临床免疫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下载及答案解析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考试频道。

  • [单选题]ELISA检测中出现“钩状效应”(hook effect)通常见于

  • A. 间接法检测过量抗体
    B. 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体时抗体过量
    C.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时抗原过量
    D.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时RF的干扰
    E. 竞争法检测抗体时特异性问题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人是( )
  • A. Koch
    B. Owen
    C. Milstein和Kohler
    D. Jenner
    E. Burnet

  • [单选题]将PBMC悬液加入尼龙毛柱内,充分反应后进行灌洗,粘附于聚酰胺纤维表面的细胞是
  • A. B细胞
    B. T细胞
    C. 单核细胞
    D. T细胞+单核细胞
    E. T细胞+B细胞

  • [多选题]关于石蜡切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 A. 组织块经固定、脱水处理后,浸蜡包埋
    B. 4℃保存备用
    C. 切片厚度为2~3μm
    D. 是观察组织细胞结构的理想方法
    E. 可长期保存

  • [单选题]患者女性,39岁,主诉有闭经并有逐渐肥胖趋势,X线检查有异常骨质疏松现象,实验室检查:血钾2.5mmol/L,空腹血糖7.72mmol/L,血皮质醇(8:00am)增高并且不能被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肾上腺瘤性Cushing病
    B. 肾上腺癌性Cushing病
    C. 糖尿病
    D. Addison病
    E. 单纯性肥胖

  • [单选题]免疫金制备时通常用到的高分子稳定剂有
  • A. 葡聚糖
    B. PEG2000
    C. 明胶
    D. BSA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男性,31岁。因误服强碱致食管烧灼伤住院,入院后给予颈静脉插管高营养治疗,10天后病人发热40℃,疑为留置静脉导管引起的败血症,估计其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 A. 表皮葡萄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类白喉杆菌
    D. 念珠球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 [单选题]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组成包括
  • A. 钯电极、葡萄糖氧化酶以及固定保护层
    B. 顶层、亲水层、粘附层、酶层、绝缘层、碳层、塑料支撑层等
    C. 印刷电极、葡萄糖氧化酶、碳层、电极底片、吸水材料等
    D. 密码牌、印刷电极、电极底片、葡萄糖氧化酶以及固定保护层等
    E. 葡萄糖氧化酶、密码牌、印刷电极、电极底片等

  •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1qll81.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