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正确答案:A。A.为增强麻醉效果,可提高药液浓度 B.实质脏器和脑组织,不用注药 C.每次注药前都要回抽,以免注入血管内 D.浸润一层切开一层,以期麻醉确切 E.药液中加入1:20万肾上腺素可延长作用时间 更多疼痛学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下载及答案解析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考试频道。
[单选题]有关局部浸润麻醉,不正确的是
A. 为增强麻醉效果,可提高药液浓度
B. 实质脏器和脑组织,不用注药
C. 每次注药前都要回抽,以免注入血管内
D. 浸润一层切开一层,以期麻醉确切
E. 药液中加入1:20万肾上腺素可延长作用时间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术后疼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中错误的描述是
A. 疼痛可使氧耗和二氧化碳生成增加,对于合并肺部疾病的患者,可使呼吸做功明显增加
B. 特别是胸部和腹部的疼痛,由于被动制动,胸腹活动减弱,使得潮气量和功能余气量下降
C. 潮气量和功能余气量的下降,可促进肺不张的发生、肺内分流增加和低氧血症
D. 出于对疼痛的恐惧,患者往往不愿或尽量减少咳嗽和活动,导致排痰不力,妨碍肺功能的恢复
E. 疼痛可使呼吸频率增加,对患者呼吸功能有利
[多选题]对于在触发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图灭活肌筋膜触发点失败
B. 引起流感样肌痛
C. 局部注射可能引发无力感
D. 对于触发点要长期注射(差不多3个月)
[单选题]与感觉异常性股痛有关的神经是()
A. 股外侧皮神经
B. 股内侧皮神经
C. 股神经
D. 闭孔神经
E. 腹股沟神经
[单选题]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药理作用的共同点是
A. 通过激动体内的阿片受体产生解热、消炎、镇痛和抗风湿效应
B. 通过抑制神经突触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发挥解热、消炎、镇痛和抗风湿作用
C. 通过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降解发挥解热、消炎、镇痛和抗风湿作用
D. 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产生解热、消炎、镇痛和抗风湿作用
E.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解热、消炎、镇痛和抗风湿作用
[单选题]关于颏神经的定位和穿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的凹陷处,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4~4.5cm,到达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穿刺针指向原穿刺方向的后方稍上刺入5cm左右,即可得到向下颌和牙龈部的放散痛,提示穿刺成功
B. 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C. 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眼窝尖部刺入约4~5cm深度,针尖可触及颌骨后面(针尖过于向前)或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的根部(针尖过于向后方),调整针尖方向,直至出现上颌神经支配区域的放散痛,同时回吸无血和脑脊液
D. 手指尖摸到第二尖牙,向下滑动即可触到颏孔,穿刺点位于颏孔外侧和头侧各0.5cm处,穿刺针内下方进针,刺到颏神经时可出现下唇部异感,再向内进针0.5cm即可完成穿刺
E. 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0mnd2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