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素问·调经论》所言的“阳虚则外寒”,其所致的证候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0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足三里(st 36)、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三阴交(sp 6)、五脏六腑(five-internal sixorgans)、十二经脉(twelve channels)、基础上(basis)、主要症状(main symptoms)、上巨虚(st 37)、手三里、阴维脉

  • [单选题]《素问·调经论》所言的“阳虚则外寒”,其所致的证候是

  • A. 外感表阳虚证
    B. 内伤里阳虚证
    C. 外感表寒实证
    D. 内伤里寒实证
    E. 以上均不是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根据"三因制宜"的原则,针灸操作错误的是( )
  • A. 体质虚弱者,针刺手法宜重
    B. 皮肤薄嫩者,针刺手法宜轻
    C. 春夏者,阳气在上,当浅取之
    D. 孕妇慎刺三阴交、合谷
    E. 针感较迟钝者,针刺手法宜重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与肝血虚无关的症状是
  • A. 关节拘急
    B. 肢体麻木
    C. 肌肉喟动
    D. 手足颤动
    E. 颈项强直

  • [多选题]治疗干疳,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A. 外关
    B. 百会
    C. 手三里
    D. 肝俞
    E. 膈俞

  • [单选题]某女,45岁。4年来胃脘部经常反复出现隐隐作痛,喜暖喜按,空腹加重,食后痛减,纳差神疲,大便溏,舌淡苔白,脉细。针灸治疗宜选取的腧穴是( )
  • A. 中脘、内关、足三里、气海、脾俞
    B. 中脘、太冲、合谷、内关、梁门
    C. 中脘、内关、合谷、上巨虚(st 37)、下巨虚
    D. 中脘、内关、内庭、膈俞、曲池
    E. 中脘、内关、内庭、建里、上巨虚(st 37)

  • [单选题]被称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的经脉是( )
  • A. 阴维脉
    B. 阴跷脉
    C. 任脉
    D. 冲脉
    E. 带脉

  • [多选题]风温热炽阳明主要症状(main symptoms)是( )
  • A. 大热渴饮
    B. 汗出
    C. 脉大
    D. 心烦
    E. 苔黄燥

  • [单选题]治疗风热侵袭型神经性皮炎,宜配用的腧穴是( )
  • A. 太冲、肝俞
    B. 脾俞、三阴交
    C. 外关、风池
    D. 脾俞、足三里
    E. 血海、膈俞

  •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01pjl.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