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HMG-CoA还原酶

题目: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是

解析: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癫痫用药应遵循的原则是
  • 按类型用药、尽量单药、个体化治疗、足量起始

  • 解析:癫痫用药应遵循的原则是按类型用药、尽量单药、个体化治疗、足量起始。

  • [单选题]携带细菌绝大多数遗传信息,决定细菌基因型的是
  • 染色体

  • 解析:携带细菌绝大多数遗传信息,决定细菌基因型的是染色体。

  • [单选题]患者,女,50岁,慢性萎缩性胃炎20余年。胃镜检查,胃窦部大弯侧可见一直径约1cm的息肉状隆起。活体检查,病理诊断为中分化腺癌。手术切除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内。符合该患者早期胃癌的肉眼类型是
  • Ⅰ型

  • 解析:早期胃癌指病变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分为Ⅰ型(隆起型)肿瘤从黏膜面明显隆起或呈息肉状;Ⅱ型(表浅型)肿瘤呈扁平状,稍隆起于黏膜表面,又分为Ⅱa型(浅表隆起型)、Ⅱb型(浅表平坦型)、Ⅱc型(浅表凹陷型);Ⅲ型(凹陷型)为边界不清的溃疡,癌灶向周围浸润。本例患者胃窦部大弯侧可见一直径约1cm的息肉状隆起,手术切除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内,故肉眼类型应为Ⅰ型(隆起型)。

  • [单选题]注射青霉紊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 以上全部是

  • 解析: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效应所致。

  • [单选题]下列哪种是最常见的感染过程
  • 隐性感染

  • 解析:感染过程的5种结局中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隐性(亚临床型)感染为轻微的组织损伤,无明显症状、体征及生化检测异常,仅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诊断依赖免疫学检查检出特异性抗体,在大多数传染病的感染过程中最常见。故选B。而显性感染(又称临床型感染),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且由于病原体本身和(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出现临床表现而发病,是最少见的。其他三项病原体被清除、病源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也不是大多数传染病的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

  • [单选题]下列慢性颅内压增高所引起头颅X线改变,错误的是
  • 枕大孔扩大

  • 解析:此题多处提及“扩大”,对考生产生干扰,因此有一定难度。要求考生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学知识,并掌握头颅X线平片的阅片基础知识。①2~12岁的儿童,有脑回压迹属于正常现象。成人脑回压迹很少,如增多,是颅压增高的征象;②7岁以前的小儿颅缝尚未闭合,当颅内压增加时,出现颅缝代偿性增宽、颅缝哆开以及头围增大,故可排除选项B;③头颅X线正位片上矢状窦两侧可见到蛛网膜压迹,当慢性颅内压增高时这些压迹明显显现,亦能排除选项C;④慢性颅内压增高时以及第三脑室对蝶鞍产生压迫致使蝶鞍扩大、前后床突及鞍背的骨质吸收,故可排除E;⑤备选答案中除D外皆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的X线表现,利用排除法均可一一排除,选项D应为所选答案。

  • 推荐下载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中药学(士) 临床营养(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