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30%
题目: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阴性,参考值是含5个以上珠蛋白小体的红细胞不超过
解析: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参考值:正常人含5个及以上珠蛋白小体的红细胞的百分率一般小于30%。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有关单向扩散试验平板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将抗体或抗血清混入3.0%琼脂糖内
解析:平板法是将抗体或抗血清混入0.9%琼脂糖内,未凝固前倾注成平板,然后在上打孔,将抗原加入孔中,放37℃让其自由扩散,24~48小时后可见孔周围出现沉淀环,测定环的直径或面积计算标本中待测抗原的浓度。
[多选题]下列对广州管圆线虫描述正确的是( )
成虫线状,前端略细,角皮光滑透明,具微细环状横纹
虫卵无色透明,椭圆形,卵内可含单细胞至幼虫的各个发育阶段
成虫寄生于多种鼠类的肺动脉内
人主要因生食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而受感染
宿主感染后常会使中枢神经受累
[多选题]散射比浊分析中的关键因素包括 ( )
入射光的波长
测定夹角
抗原抗体复合物直径
反应介质的折射系数
光线散射的强度
[单选题]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重要因素是
电解质、pH和温度
解析:①电解质: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虽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若溶液中无电解质参加,仍不出现可见反应。②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合适的pH环境中进行。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因此每种蛋白质都有固定的等电点。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6~9进行,有补体参与的反应pH为7.2~7.4,pH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反应。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可加速分子运动,抗原与抗体碰撞机会增多,使反应加速。一般为15~40℃,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温度为37℃,温度如高于56℃,可导致已结合的抗原抗体再解离,甚至变性或破坏。每种试验都有其独特的最适反应温度要求。此外,适当振荡也可促进抗原抗体分子的接触,加速反应。
[单选题]临床上采血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最佳时间
上午8时
[单选题]关于R4S质控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既可用于批内,也可用于批间
解析:R4S是在同一批中两个控制结果差超出4s范围,其中一个超出了+2s限值,另一个超出了-2s限值。属随机误差过大,为失控。由定义可知.只用于批内分析,因此选C。
[单选题]不具有ADCC效应的细胞是
嗜碱性粒细胞
解析: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具有Fc受体,通过ADCC效应来发挥作用。
[单选题]妊娠几周后羊水量最多
34周
解析:随着妊娠的发展,羊水量逐渐增加,孕34周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到孕42周后,羊水量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