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呼吸肌的舒缩

题目: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解析:本题要点为肺通气。呼吸肌的舒张和收缩引起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在糖原分解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胰岛素使磷酸化酶b转变成磷酸化酶a


  •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溶液的滴"系指
  • 20℃,1.0ml水相当于20滴

  •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中国药典规定"溶液的滴"系指20℃,1.0ml水相当于20滴。本题选D。

  • [单选题]小剂量用于防止血栓形成
  • 乙酰水杨酸

  • 解析:小剂量乙酰水杨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答案为B。

  • [单选题]对巨细胞病毒抑制作用较强的药物是
  • 更昔洛韦

  • 解析:更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抑制作用较强,约为阿昔洛韦的100倍;HSV感染的首选药物是阿昔洛韦;阿昔洛韦主要用于皮肤癣菌感染;特比萘芬口服或外用用于治疗甲癣和其他一些浅表部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几乎对所有的真菌均有抗菌活性,为广谱抗真菌药。所以答案为为B、D、C、A、E。

  • [单选题]药物由机体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
  • 吸收

  • 解析:答案:A。药物由机体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 [单选题]关于单纯疱疹病毒,正确的是
  • 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 解析:单纯疱疹病毒(HSV)是疱疹病毒的典型代表,由于在感染急性期发生水疱性皮疹而得名。病毒的主要特点是宿主范围广,复制周期短,致病作用强,在神经节中易形成潜伏感染等;人是单纯疱疹病毒的自然宿主,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病毒携带者,通过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染。

  • [单选题]关于药物代谢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肝代谢和肾排泄是两种主要消除途径

  • 解析:药物从体内消除(elimination)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代谢是大部分药物从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药物的代谢反应大致可以分为氧化(oxidation)、还原(reduction)、水解(hydrolysis)和结合(conjugation)四种类型,氧化、还原和水解为Ⅰ相代谢,结合反应为Ⅱ相代谢。有些药物可以同时通过几种反应类型进行代谢。药物代谢的方式1、肝脏代谢,肝脏是药物的主要清除器官,肝脏清除分成肝脏代谢和胆汁排泄两种方式。肝脏富含药物Ⅰ相代谢和Ⅱ相代谢所需的各种酶,其中以P450酶最为重要。

  • [单选题]混悬剂中使微粒ζ电位增加的物质是
  • 反絮凝剂

  • 解析:本题考查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助悬剂为用以增加分散媒的黏度,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状态转成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为润湿剂;向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电解质,使混悬剂微粒的ζ电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控制在20~25mV)使混悬剂产生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加入电解质使ζ电位增加,防止发生絮凝,起这种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D。

  • [单选题]服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后,应尽量多饮水主要是因为
  • 多喝水加快药物排泄,减小肾毒性

  • 解析:肾毒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并可通过细胞膜吞饮作用使药物大量蓄积在肾皮质,故可引起肾毒性。轻则引起肾小管肿胀,重则产生肾小管急性坏死,但一般不损伤肾小球。肾毒性通常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严重时可产生氮质血症和导致肾功能降低。肾功能减退可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血浆浓度升高,这又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伤和耳毒性。各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取决于其在肾皮质中的聚积量和其对肾小管的损伤能力,多喝水加快药物排泄,减小肾毒性。

  • 推荐下载科目: 护理学(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病理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