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7~9个月

题目: 足月新生儿,剖宫产,出生体重3kg,身长50cm,哭声响亮,面色红润。

解析:依据辅食添加顺序,出生后7~9个月时,可以添加沫状食物,如粥、烂面、饼干、蛋、鱼、肉沫等。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以下哪些情况属于高危儿
  • 妊高症母亲产下的新生儿

    早产儿

    小于胎龄儿

    巨大儿

    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7分

  • 解析: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高危因素包括:1.母亲因素 孕母年龄>40岁或<16岁,孕母有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疾病史;2.胎儿期 孕母早期先兆流产、孕母妊高征、贫血,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发育不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离、脐带异常(脐带过短、脐带扭曲成麻花状等)、羊水量过少、羊水早破、羊水污染等疾病,孕期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孕期感染(TORCH);3.分娩期 产时窒息、脐带绕颈,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痛药物史;4.新生儿期 多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先天性畸形、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等。故选ABCDE。

  • [多选题]在小儿日常教育中要注意的原则是
  • 教育的一致性

    要以身作则

    以赞扬鼓励为主

  • 解析:要注意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应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成为幼儿行为的表率,避免空洞的口头说教。以赞扬鼓励为主

  • [多选题]儿童能量消耗包括
  • 基础代谢

    生长所需

    活动消耗

    食物的热力作用

  • 解析:(1) 基础代谢,婴儿的基础代谢主要由脑、肝脏、心脏和肾 脏的能量消耗构成。小儿基础代谢较成人高,随年龄增长及体表面积的增加基础代谢逐渐减少。(2) 食物的热效应,进食后能量消耗的增加主要用于食物的 转运和将吸收的营养素转化为储存形式,这一部分也称为“专性产热”。食物热效应与食物成分有关,其中蛋白质的热力作用最高。(3) 活动消耗,儿童活动所需能量与身体大小、活动强度、 活动持续时间、活动类型有关。(4) 排泄消耗,正常情况下未经消化吸收的食物的损失约占 总能量的10%,腹泻时增加。(5) 生长发育,是小儿时期的特殊需要

  • [多选题]葡萄糖耐量试验的适应证是
  • 饭后尿糖阳性

    无明显临床症状

    空腹血糖4.5~6.7mmol/L或稍高于此值

  • 解析:46.葡萄糖糖耐量是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适应症①无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腹血糖异常者(血糖4.5~6.7mmol/L或稍高于此值);②无糖尿病症状,有一过性或持续性糖尿;③无糖尿病症状,但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④有糖尿病症状,但随机或空腹血糖不够诊断标准;⑤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感染,出现糖尿者;⑥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或有巨大胎儿史的个体;⑦不明原因的肾病或视网膜病。故选ABC。

  • [多选题]肥胖的诊断标准是 ( )
  • 体重高于同身高、同年龄小儿正常标准的20%为肥胖

    20~29%为轻度肥胖

    >60%为极度肥胖

  • 解析:肥胖症的诊断标准,正常人体重计算方法:1、成年人标准体重:(身高cm—100cm)×90%=标准体重(kg)。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称为超重;超出标准体重的20%,称为轻度肥胖;超出标准体重的30%时候,称为中度肥胖;当超过50%时候称为重度肥胖。2、儿童标准体重:(年龄×2)+8=标准体重(kg)。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称为超重;超出标准体重的20%,称为轻度肥胖;超出标准体重的30%时候,称为中度肥胖;当超过50%时候称为重度肥胖。故选ABE。

  • [多选题]下列符合正常菌群特点的是
  • 在人体特定部位定植

    与定植区黏膜上皮细胞关系密切

    密度极高

    与人体之间保持生态平衡

  • 解析:正常菌群绝大部分是厌氧菌,它们在人体特定部位定植,且密度极高,与定制区的黏膜上皮细胞有密切的关系 。除此以外其他选项都正确。故选BCDE。

  • [多选题]下列传染病中,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的有
  • 麻疹

    百日咳

    水痘

  • 解析: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的有麻疹、百日咳、水痘

  • [多选题]由于小儿呼吸道解剖特点,易患的疾病是
  • 耳咽管较宽,直而短,呈水平位,易引起中耳炎

    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喉头水肿和狭窄而出现呼吸困难

  • 解析:1.鼻 鼻腔相对狭窄,位置较低。婴幼儿鼻粘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粘膜肿胀,易造成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2.鼻窦 新生儿上颌窦和筛窦极小,2岁以后迅速增大,至12岁才充分发育。额窦2—3岁开始出现,12~13岁时才发育,蝶窦3岁时才与鼻腔相通,6岁时很快增大。由于鼻窦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鼻窦口相对大,故急性鼻炎常累及鼻窦,易发生鼻窦炎。3.鼻泪管和咽鼓管 婴幼儿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眦部,且瓣膜发育不全,故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引起炎症。婴儿咽鼓管较宽,且直而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4.咽部 咽部较狭窄且垂直。扁桃体包括咽及腭扁桃体,前者6个月已发育,后者1岁末才逐渐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14~15岁则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则少见。5.喉 以环状软骨下缘为标志。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较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粘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下呼吸道1.气管、支气管 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较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因粘液腺分泌不足而气道较干燥,因纤毛运动较差而清除能力差。故婴幼儿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一旦感染易于发生充血、水肿导致呼吸道阻塞。左支气管细长,由气管向侧方伸出,而右支气管短而粗,为气管直接延伸,故异物很容易易进入右支气管。2.肺 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致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感染时易致粘液阻塞,引起间质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3.胸廓 婴幼儿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胸腔小而肺脏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因此,呼吸时,肺不能充分地扩张、通气和换气,易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发绀。小儿纵隔体积相对较大,周围组织松软,在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肾内科(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中药师(代码:202) 外科主治 超声医学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