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监测患者是否出现与螺内酯相关的低血钾、低血镁等电解质紊乱

题目:患者女性,65岁,以“反复心悸、气喘5年,加重1年余”来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治疗:地高辛强心,呋塞米、螺内酯利尿。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由于影响药物代谢而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有
  • 口服降糖药与口服抗凝药合用时出现低血糖或导致出血

    酮康唑与特非那定合用导致心律失常

    氯霉素与双香豆素合用导致出血

    利福平与口服避孕药合用导致意外怀孕

    地高辛与考来烯胺同服时疗效降低


  • [单选题]紧脉的主病为( )
  • 寒、痛、宿食


  • [多选题]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
  • 夹持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


  • [多选题]下列治法中,符合"治痿独取阳明"原则的是( )
  • 补脾胃

    清胃火

    化食滞


  • [多选题]折量法与骨性标志取穴法结合应用的穴位有( )
  • 膏肓俞

    支沟

    中府

    悬钟


  • [多选题]下列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结合后药理活性暂时消失

    是可逆的

    结合后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

    特异性较低

  • 解析: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可逆性,非特异性,延缓代谢,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由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分子变大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

  • [多选题]抗心律失常药分为下列几类
  • 钠通道阻滞药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选择性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

    钙拮抗药

  • 解析: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如下:①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阻断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钠通道,具有膜稳定作用,降低动作电位O相除极上升速率和幅度,减慢传导速度,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对静息膜电位无影响。②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β受体阻滞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起搏电流、钠电流和L-型钙电流增加,表现为减慢4相舒张期除极速率而降低自律性,降低动作电位。相上升速率而减慢传导性。③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抑制多种钾电流。④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钙通道阻滞药。

  • [多选题]三级信息源的评价标准包括( )。
  • 作者的资历和经验

    内容是否是最新的

    引用参考文献的质量

    信息中是否有相应的引文和链接

    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三级信息评价的标准”。对三级文献的评价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书的作者是否为该领域的专家?从事过这一领域的工作吗?②书中提供的内容是最新的吗?③提供的信息内容是否有参考文献的支持?④书(包括电子书)中还提供相关信息的引文或链接吗?⑤信息内容有无偏倚或明显的差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E。

  • [单选题]下列晕针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 卧床时头部抬高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急诊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92) 营养(师)(代码:210) 执业药师(西药)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