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F
恐惧 愤怒 焦虑
题目:
丹丹,女性,2.5岁。能走但是不会跑,只能重叠2~5块积木。父亲是工薪阶层,收入勉强能够维持一家生活,他一直对丹丹寄予厚望,但丹丹无法听懂他简单的吩咐,让他很失望,因此,他经常呵斥丹丹,丹丹也因此很怕父亲。父亲也经常埋怨母亲没有照顾好丹丹,夫妻之间经常为此争吵。为了让孩子早点融入社会,母亲每天送丹丹上托儿班,丹丹总是哭闹不已,不让母亲离开,在母亲离去后,丹丹又变得安静、内向,不愿进行任何活动,也不愿和小朋友玩耍,甚至破坏了学校的玩具。过了2个月,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善。丹丹已经学会控制大便,但是最近又将大便解在裤子上。丹丹母亲很担心,带丹丹来儿童医院的儿保科就诊。
解析:幼儿期是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奠定幼儿未来良好性格与人际关系基础的关键时期。随着幼儿学习经验的累积,包括亲身经历、受到成人暗示或媒体的影响、连锁反应以及过去经验的类化作用,使幼儿期的情绪不断发展,情绪分化更为多元化。主要包括了恐惧、愤怒、嫉妒、好奇、喜爱、羞愧、焦虑七类。恐惧主要是对具体事物、空间的害怕;愤怒主要是在行为受到约束、需求受到拒绝时,由内心不愉快的反应产生的愤怒情绪;嫉妒主要是幼儿对真实或想象中的有失去情爱威胁的一种正常反应;好奇主要表现为细心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从而引发探索行为;喜爱是一种温柔的愉快情绪;羞愧是人的良心受到谴责时产生的心理情绪;焦虑在幼儿期主要是分离型焦虑,即当父母等照护者不在时,幼儿表现出恐惧、伤心、挫折的情绪。丹丹上托儿班时总是哭闹不已,不让母亲离开,属于恐惧及分离型焦虑,存在破坏学校玩具的行为,属于愤怒的情绪。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B、F。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关于小儿运动发育描述正确的是
6~7个月出现换手动作
9~10个月能拇指与食指对捏
15个月会用勺
2岁会翻书
解析:抓握动作: 2个月时能握住2-3秒钟不松手。3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能握住数秒钟。倒手动作:7个月时先给一个小玩具,待拿住后再给另一个玩具,会把第一个玩具换到另一只手里,再去接第二个玩具。8个月后倒手的动作更加熟练。 对捏动作:8个月起逐渐形成拇指和其他手指,特别是拇指和食指的对捏。如果将一粒小丸放在桌面上,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捏起小丸。9个月时将小丸放在桌面上,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丸。翻书动作:15个月开始在大人鼓励下出现翻书动作。24个月时能用手捻书页,每次一页,可以连续翻3次以上
[多选题]最常用的手消毒剂是
0.5%氯己定醇
0.5%碘伏
70%乙醇
解析:最常用的手消毒剂是①含醇类或胍类(醋酸氯己定等)复配的手消毒液。②有效碘含量为5000mg/L的碘伏溶液。③75%乙醇溶液或70%异丙醇溶液。④氧化电位水。故选ABE。
[多选题]关于人际传播的描述,错误的是
又称亲身传播
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
是共享信息的最基本的传播形式
解析:亲身传播是人们使用手、脸等身体部位来进行动作、表情等非语言传播。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的形式可以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也可以是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人际传播也不是共享信息的最基本的传播形式。故选ABCD。
[多选题]儿童发生意外事件时,快速判断心搏骤停的主要依据有( )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解析:临床上快速诊断心搏骤停的标准与依据:患者突然神志丧失,自主呼吸 停止,对大声呼喊等毫无反应;触摸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脉搏和血 压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