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药品未知的不良反应

题目:公众的药品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长期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安全风险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出现,我们正处于药品安全风险高发期。药品风险组成分2部分:天然风险和人为风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用于吗啡、哌替啶急性中毒的药物是
  • 烯丙吗啡


  • [多选题]有关地西泮的体内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肌注比口服吸收慢且不规则

    代谢产物去甲地西泮仍有活性

    肝功能障碍时半衰期延长

    可经乳汁排泄


  • [单选题]双嘧达莫最主要的抗凝作用机制是
  • 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减少


  • [单选题]患者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其治法是( )
  • 消食导滞


  • [多选题]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制备时采用分别制粒的工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三种主药一起产生化学变化

    为了增加咖啡因的稳定性

    此方法制备方便


  • [单选题]肺毒性较为严重的抗肿瘤抗生素是
  • 博来霉素


  • [多选题]改善固体药剂中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
  • 制成药物的微粉药物微粉化处理,增加表面积

    药物与水溶性辅料共同研磨制备研磨混合物,防止药物细小粒子的聚集

    制成固体分散体选用水溶性的高分子载体,使药物以分子、离子形式分散在其电

    制成吸附于“载体”的混合物将难溶性药物先溶于能与水混溶的无毒溶剂中,再用多孔性载体将其吸附,药物以分子状态存在于载体中

  • 解析:对于片剂和多数固体剂型来说,Noyes-Whitney方程说明了药物溶出的规律:dC/dt=kS(Cs-C)dC/dt为溶出速度方程;k为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质点暴露于介质的表面积;Cs为药物溶解度;C为浓度。此式表明,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度与k、S、Cs成正比。因此改善固体药剂中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①制成药物的微粉药物微粉化处理,增加表面积S。②制备研磨混合物,药物与水溶性辅料共同研磨,防止药物细小粒子的聚集。③制成固体分散体选用水溶性的高分子载体,使药物以分子、离子形式分散在其中。④制成吸附于“载体”的混合物将难溶性药物先溶于能与水混溶的无毒溶剂中,再用多孔性载体将其吸附,药物以分子状态存在于载体中。

  • [单选题]利用扩散原理制备缓(控)释制剂的方法不包括
  • 制成溶解度小的盐


  • 推荐下载科目: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口腔修复学主治医师(代码:356)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药师(西药) 护士资格 放射医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