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

题目:男,1岁。其母近期患开放性肺结核,要求给小儿做结核菌素试验。

解析:1.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一般第2~3天看结果。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原发型肺结核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硬结直径5mm以下为阴性;硬结直径5~9mm为阳性反应“+”;硬结直径10~19mm为阳性反应“++”;硬结直径>20mm为强阳性反应“+++”;除硬结外且有水泡,坏死或淋巴管炎者为极强阳性反应“++++”。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原发型肺结核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3.原发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由肺部原发病灶,肿大的淋巴结和两者相连的发炎淋巴管组成,胸片呈现典型哑铃状“双极影”。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原发型肺结核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4.患儿需要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但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原发型肺结核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可用于食管癌普查筛选检查的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 解析: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是用带网气囊食管细胞采集器做食管拉网检查脱落细胞,早期病变阳性率可达90%~95%,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普查筛选诊断方法。而其他方法不能作为普查方法。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体内最先升高、特异性最高的酶是
  • CK-MB

  • 解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起病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其诊断特异性高。此外,CK-MB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肌酸激酶(CK)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LDH)起病8~10小时升高,2~3日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起病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6日恢复。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心肌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军团菌肺炎X线所见是
  • 肺下叶斑片状浸润

  • 解析:1.军团菌肺炎X线显示肺炎早期为斑片状浸润阴影,继而肺实变,下叶较多见,单侧或双侧。严重者可伴有空洞、胸腔积液或肺脓肿。 2.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呈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 3.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X线表现为两肺多发的、小叶斑片状病灶,可融合呈大片状阴影,病变区可见小脓肿或空洞。 4.肺炎链球菌肺炎X线可见肺病变部呈大片均匀、致密阴影,局限于一肺叶或一肺段。双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见于病毒性肺炎X线片。

  • [单选题]病变累及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血管炎综合征是
  • 川崎病


  • [单选题]关于骨盆内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约5~5.5cm

  • 解析:骨盆内测量适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故选项A错误;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故选项B错误;骶耻内径又称对角径,正常值为12.5~13cm,坐骨棘间径正常值约10cm,故选项C错误;骨盆内测量只能判断各骨盆径线的大小,不能明确胎先露和胎方位的情况,故选项E错误;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故选项D正确。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偏瘫者床上向患侧翻身时,其双臂摆动顺序为
  • 健侧→患侧

  • 解析:因为是向患侧翻身所以先不动患侧先摆好健侧再弄患侧。

  • [单选题]缺乏体育锻炼的行为属于
  • 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 解析:1.日常危害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 2.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健康、疾病康复的行为,如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等。

  • [单选题]减少或避免破坏性冲突发生的措施不包括
  • 奖励持异议者

  • 解析:减少或避免破坏性冲突发生的措施包括对组织成员加强全局观教育,重视沟通,运用领导榜样的影响力,及时发现产生破坏性冲突的因素,故选A。

  • 推荐下载科目: 血液病(正高) 肿瘤内科(正高) 卫生管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临床营养(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