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一般不伴有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
题目:关于单纯性甲状腺肿,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单纯性甲状腺肿是指非炎症和非肿瘤原因所导致的、不伴有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患病率约占人群中5%,在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以青少年患病率高,且女性多于男性,可呈地方性分布(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可呈散发性分布(散发性甲状腺肿)。故选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35岁,高处坠落导致胸背部疼痛,站立困难,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但静脉使用甘露醇,地塞米松5小时候逐渐恢复,最有可能的是
脊髓震荡
解析:功能逐渐恢复只能是脊髓震荡,而其他几种损伤很难恢复。故选B。
[单选题]下肢静脉曲张行静脉造影显示静脉全程通畅呈直桶状,提示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解析: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显示如下特点:深静脉全程通畅,明显扩张;静脉瓣模糊或消失,失去正常的竹节状形态而呈直筒状;Valsalva屏气试验时,可见含有造影剂的静脉血自瓣膜近心端向瓣膜远侧逆流。其他都不会表现直筒状静脉。故选E。
[单选题]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给氧的原则是
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解析:缺氧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损害,必须迅速纠正。对于缺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宜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浓度(吸入氧浓度<30%)吸氧。
[单选题]人体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三磷腺苷
解析:人体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三磷腺苷;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最多可生成32分子ATP;1分子硬脂酸经过8次β-氧化,生成8分子FADH、8分子NADH及9分子乙酰COA;1分子FADH通过呼吸链氧化产生1.5分子ATP;1分子NADH氧化产生2.5分子ATP;1分子乙酰COA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产生10分子ATP。因此1分子硬脂酸彻底氧化共生成(8×1.5)+(8×2.5)+(9×10)=122个ATP,减去脂酸活化时消耗的2个高能磷酸键(相当于2个AIP),净生成120分子AIP。1分子丙氨酸脱去氨基可形成1分子丙酮酸,1分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的过程产生2.5分子ATP,1分子乙酰COA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产生10分子ATP,因此1分子丙氨酸彻底氧化可产生2.5+10=12.5分子ATP。1分子磷酸肌醇彻底分解产生的能量应与1分子葡萄糖相近。
[单选题]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是
肥达反应
解析:主要有玻片法和试管法。玻片法是抗原和相应抗体在玻片上进行的凝集反应,用于定性检测抗原,如ABO血型鉴定、细菌鉴定等。试管法是在试管中倍比稀释待检血清,加入已知颗粒性抗原进行的凝集反应,用于定量检测抗体,如诊断伤寒病的肥达试验。试管法凝集反应时,抗原抗体结合出现明显可见反应的最大的抗血清或抗原制剂稀释度称为效价,又称滴度。
[单选题]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黄疸前期
解析: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30日)。临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亚临床型和重型。整个病程2~4月。
[单选题]血清中常规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
HBcAg
解析: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肝细胞核内,不易检出。
[单选题]痈切开引流时,与其他脓肿不完全相同,除一般要点外,下列正确的是
作"+"或"++"切口
解析:因痈的病理是化脓性感染,常沿着毛囊底部深筋膜向外扩展,形成毛囊群感染,有多个脓头,单作一个切口常引流不畅、不彻底,需作"+"或"++"形切口才能达到广泛引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