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左肺下叶

题目:继发于支气管肺组织炎性病变的支气管扩张多见于

解析:支气管扩张症的好发部位为左下叶和左舌叶。故本题选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 脾功能亢进

  • 解析: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造成血流缓慢的外因有:久病卧床、创伤以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及久坐不动等。血液高凝血状态见于:妊娠、创伤、长期服用避孕药、产后或术后等。

  • [单选题]女,40岁。患乳腺癌进行化疗。因血小板计数低下进行血小板输注。当开始输注15分钟后,患者出现寒战、体温39℃,血压80/40mmHg。此时应首先考虑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 细菌污染反应

  • 解析:患者发生细菌污染反应时,临床表现轻者有发热、发冷,重者表现为烦躁不安、剧烈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腹痛等,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本题患者属中毒性休克表现,故本题选C。

  • [单选题]大隐静脉曲张症状严重,长期未规范治疗产生的并发症中,与营养障碍密切相关的是
  • 皮肤溃疡

  • 解析:大隐静脉曲张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下肢沉重、乏力感,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和溃疡形成。故本题选B。

  • [单选题]男,60岁,高血压病史近20年,经检查心室肌肥厚,血压22.6/13.3kPa。最好选用哪种降压药
  • 卡托普利

  • 解析:本题选C。   本题中述患者有心室肌肥厚,血压22.6/13.3kPa。选项中的几种药除了可乐定以外,都可以作为一线用药,患者高血压二级,需二联用药,考虑心肌保护作用,选ACEI+另一种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1、抑制ACE活性。 2、对血流动学的影响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可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使尿量增加,达到缓解CHF症状的目的。 3、抑制心肌肥厚及血管重构在血压未降的情况下,ACEI已表现出抗重构效应,能有效的阻止和逆转心室重构,肥厚和心肌纤维化,也能够逆转已出现的组织和肌层内冠脉壁的增厚,提高血管顺应性。 4、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5、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单选题]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后膜出现
  • 去极化

  •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突触传递电生理的理解。突触传递在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有两种形式的突触后电位变化。在抑制性突触,由于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即出现突触后膜超极化(C)。在兴奋性突触,由于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即出现突触后膜去极化(B)。答案A、D和E均是错误的,B为正确答案。

  • [单选题]诊断心脏损伤的可靠的依据不包括
  • 呼吸急促伴有咯血

  • 解析: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方面有极高的准确性。 心包穿刺为有创检查方法,既可明确诊断,又有治疗作用。通常在剑突下或剑突肋间角进针,与皮肤呈30º~40º,针头指向左肩。当进针时,维持吸气状态。可将心电图导联线连接于针尾,一旦针头接触心肌,即可显示心电波形。如抽吸得血液经放置后不凝固,即证实诊断。如穿刺针头误入心腔,血液静置后凝固。 CT和MRI虽然极具诊断价值,但对危急病人会因搬运和检查操作而延误抢救时机。如果患者病情稳定,上述的常规检查不能确诊,才考虑应用。但是呼吸急促伴有咯血不是诊断心脏损伤的标准

  • [单选题]男性,40岁,动后心悸、气短5个月,夜间不能平卧2周。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以左侧增大为著;二尖瓣前叶舒张活动振幅降低,瓣口开放小,呈钻石样双峰图形,余未见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扩张型心肌病

  • 解析: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特征是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收缩期泵功能衰竭),是扩张型心肌病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 [单选题]上胸段食管是指
  • 胸廓入口至气管分叉部位

  • 解析:食管胸段位于上纵隔后部和后纵膈,向上经胸廓上口与食管颈段相连,向下穿膈食管裂孔续为食管腹段。胸廓入口至气管分叉部位

  • [单选题]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的最高值
  • 收缩压

  • 解析:动脉血压的最高值是在快速射血期,而最低值是在下一次心室射血前,即等容收缩期,也就是相当心室舒张末期。是收缩压。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内科护理(副高)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药学(师)(代码:201)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临床营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