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

题目:患者男性,43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后,给予他巴唑片治疗。由于医师字迹潦草,护士误抄成地巴唑片,药房人员照方配发5日,第6日护士查对时才发现并及时更正。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属于肝病患者慎用的药物有
  • 对乙酰氨基酚

    异烟肼

    氯丙嗪

    阿司匹林

  • 解析:本题考查肝病患者慎用药物。肝病患者慎用的药物有氯丙嗪、异烟肼、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

  • [多选题]下列关于茶碱类药物血浆药物浓度测定的时间正确的是
  • 输入负荷量前

    输入后1~2小时

    用药后24小时

    危重患者用药期间应每12小时测定1次

  • 解析:凡接受茶碱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有条件时均应测定血药浓度。测定时间应选择在:①输入负荷量前;②输入后1~2小时;③用药后24小时;④危重患者用药期间应每12小时测定1次。茶碱血浆浓度<5mg/L时几乎无药效反应;5~10mg/L生效;10~20mg/L达最佳疗效;>20mg/L即有毒性反应表现;达到30~40mg/L可引起严重中毒反应。

  • [单选题]不属于糖皮质激素禁忌证的是
  • 非特异性角膜炎

  • 解析:曾患严重精神病,新近胃肠吻合术,水痘,严重糖尿病,属于糖皮质激素禁忌证,故选C

  • [单选题]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损伤,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有效

  • 解析:通常对乙酰氨基酚是安全的解热镇痛药,服用吸收后可分布在全身体液中。24小时以内90%以上由尿排泄,在肝脏约98%被葡萄糖醛酸、硫酸或半胱氨酸结合解毒。少量对乙酰氨基酚在细胞色素P450作用下形成.N-乙酰对位苯醌亚胺,经谷胱甘肽解毒为硫醇尿酸。如过量可与肝细胞的蛋白和核酸结合。因此,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损伤有剂量依存性,通常1g以下不会发生肝损伤,5g以下肝损伤很小,10~15g可引起肝功能衰竭,20~25g致死。乙醇能消耗谷胱甘肽,故饮酒时,少量对乙酰氨基酚也会引起肝损伤。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非过敏特异质反应,因此嗜酸细胞不增多。肝损伤以肝细胞损伤为主,非胆汁淤积型。药物治疗目的是向肝细胞补充谷胱甘肽,因此作为前体的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有效。

  • [单选题]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 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 解析:口服药物剂型在胃肠道中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体循环。药物要在胃肠道吸收,必须首先从制剂中释放出来。其释放的快慢就决定了药物吸收的快慢。一般口服溶液剂不存在药物释放问题,其他剂型如乳剂、混悬剂是液体制剂,虽然存在释放问题,但由于分散度大,仍会很快释放药物。在固体剂型中,胶囊剂较常用,它的外壳为明胶外壳,崩解后相当于散剂分散程度。片剂和包衣片比较,片剂溶出相对较快,而包衣片则需在衣层溶解后才能释放药物。一般而言,释放药物快,吸收也快。所以口服剂型在胃肠道吸收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 [多选题]粉碎的目的是
  • 增加药物的有效面积

    调节药物粉末流动性

    改善不同药物粉末混合物的均匀性


  • [单选题]不属于癌前期病变的是
  • 胆囊胆固醇息肉

  • 解析:属于癌前期病变有:肠道腺瘤样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乳腺囊性增生伴上皮增生,故选B

  • [单选题]麻醉药品处方印刷用纸的颜色是
  • 淡红色

  • 解析:《处方管理办法》附件中规定麻醉药品处方和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标注“麻”、“精一”。

  • [单选题]在痛风急性期治疗过程中,秋水仙碱和非甾类抗炎药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时,通常选用的药物是
  • 糖皮质激素

  • 解析: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对秋水、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疗效不明显、不能耐手或有禁忌,或急性痛风性关节发作伴较重全是症状的患者。故选E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急救护理(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药学(师)(代码:201)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