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D
左肺浸润型结核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 药物性肝损害可能性很大
题目:患者女,47岁,因“乏力、纳差、低热半年,尿黄、眼黄1周”入院。患者15年前发现HBsAg、HBeAb及HBcAb阳性,HBV DNA未查,间断检查肝生化基本正常;其母HBsAg为阳性。患者近半年来反复轻度乏力、纳差,伴间断低热、盗汗、左侧胸痛,偶有咳嗽、咳痰,为少量白黏痰,无明显痰中带血,体重减轻约4kg。2个月前外院胸片检查提示“左中上肺可见边缘模糊的絮状影”,PPD试验阳性,ESR46mm/h;ALT71U/L,AST38U/L;B超提示肝脏大小正常,肝被膜光滑,肝区光点增粗、密集、欠均,脾脏大小正常。考虑为左肺浸润型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化疗近2个月,低热及盗汗现象好转。但近3周来乏力、纳差进行性加重,近1周来尿黄明显加深,并发现眼黄。轻度恶心、厌油,无呕吐,无腹痛、腹泻。门诊查肝功能提示总胆红素87μmol/L,直接胆红素63μmol/L,白蛋白37g/L,白球比1.6,ALT1430U/L,AST915U/L,ALP573U/L,GGT491U/L;PT18秒,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65%,INR1.4。
解析:1.该患者在入院前未检测血清HBV DNA,因此不能判断其慢乙肝为“非活动性”,故B不正确;但在开始抗结核治疗前的检查显示ALT轻度升高,B超提示肝区光点增粗、欠均、密集,因此C选项正确。尚未获得病原学检查,因此E、F选项不正确。肺结核患者有可能合并肝结核,尽管相对少见,因此G选项不正确。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错误的是( )
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
[多选题]目前治疗丙型肝炎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哪两种药物合用
长效干扰素
利巴韦林
解析:目前治疗丙型肝炎效果最好的方法是长效干扰素、利巴韦林合用。故选:BD。
[多选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上胃肠道邻近器官疾病包括
动脉瘤破入上消化道
胰腺恶性肿瘤累及十二指肠
胆结石
解析: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 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2)胰腺疾病 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多选题]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的机制主要包括( )
胰腺的炎症水肿,炎症刺激和牵拉其包膜上的神经末梢
胰腺的炎性渗出液刺激腹膜及腹膜后组织
胰液外溢液刺激腹膜及腹膜后组织
肠胀气及肠麻痹
胰管阻塞或伴胆石症所致的疼痛
解析:急性胰腺炎腹痛的原因主要有下面4点:1、胰腺的急性水肿,炎症刺激和牵拉其包膜上的神经末梢;2、胰腺的炎性渗出液和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和腹膜后组织;3、胰腺炎症累及肠道,导致肠胀气和肠麻痹;4、胰管阻塞或伴胆囊炎、胆石症引起疼痛。全选。
[多选题]津液的功能包括( )
滋润濡养作用
化生血液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
[多选题]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需要何种检查
手术探查或细针穿刺活检
CT
解析:慢性胰腺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渐进性的广泛胰腺纤维化病变,导致胰管狭窄阻塞,胰液排出受阻,胰管扩张。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与胰腺癌均可有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临床表现,二者鉴别困难。a) 慢性胰腺炎发病缓慢,病史长,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可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且极少出现黄疸症状b) CT检查可见胰腺轮廓不规整,结节样隆起,胰腺实质密度不均。C) 慢性胰腺炎患者腹部平片和CT检查胰腺部位的钙化点有助于诊断。2经超声引导或手术探查作细针穿刺活检,或经ERCP收集胰管分泌液作细胞学染色检查;对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多选题]容积性泻药的作用机制是
在肠腔内吸水膨胀、增加肠内容物水分和容积
具有强大的吸水性
膨胀的肠腔内容物可促进肠蠕动、软化大便
在肠内不被消化和吸收
解析:容积性泻药是一些不易被肠壁吸收且又易溶于水的盐类离子,临床常用的有硫酸钠、硫酸镁等,故又称盐类泻药。内服后在肠腔内能形成高渗溶液,因此,能吸收大量水分,并阻止肠道水分被吸收,水分增多,有利于软化粪便,而且使肠内容积增大,对肠黏膜产生机械性刺激作用,另外,解离出的盐类离子及溶液的渗透压对肠黏膜亦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肠管蠕动,引起排便。
[单选题]过度愤怒对气机的影响是( )
气上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脾阳虚弱带下过多的主症的是( )
五心烦热,失眠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