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4种

题目:新生儿,3天,发热,血细菌培养阳性。该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是:37℃培养24小时生长良好,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狭窄β溶血环,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呈倒伞形生长。怀疑为新生儿产单核李斯特菌感染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关于霍乱弧菌感染后获得免疫,叙述正确的是
  • 体液免疫

    抗菌毛抗体(sIgA)

    抗肠毒素IgG及抗菌IgM


  • [多选题]白细胞增高可见于
  • 脾破裂

    粒细胞性白血病

    宫外孕输卵管破裂

  • 解析:白细胞总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其增高可见于急性感染及炎症、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 [多选题]引起内源性感染的机制有( )。
  •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生理功能紊乱导致对菌群的清除速率降低

    条件致病菌在人体内的异常定植与增殖

    长期使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


  • [多选题]能产生肠毒素的细菌 ( )
  • 伤寒沙门菌

    霍乱弧菌

    产气荚膜梭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多选题]酶免疫技术中,对标记酶的要求是
  • 酶活性高,催化底物后产物易于检测

    具有可与抗原或抗体结合的基团

    被测标本中无抗酶抗体

  • 解析:酶免疫技术中,对标记酶的要求主要有:酶活性高,具有抗原抗体共价结合的基团,标记后不影响酶活性及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性,催化底物后产生的信号易于判定或测量,酶活性不受样品中其他成分影响,酶、辅助因子及其底物对人体无危害。

  • [多选题]下列哪些物质可构成病原菌的侵袭力 ( )
  • 普通菌毛

    荚膜

    A族链球菌M蛋白


  • [多选题]衣原体感染的传播方式主要有 ( )
  • 呼吸道传播

    性接触传播

    垂直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 [多选题]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有
  • 伤寒

    再生障碍性贫血

  • 解析:在本题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伤寒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骨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主管药师(代码:366) 麻醉学专业知识 执业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