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DFG

急性乙型肝炎 急性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题目:患者男,55岁,因“体检发现肝生化异常5天”入院。5天前在当地医院查ALT1227.6U/L,AST128.4U/L,总胆红素、ALP及GGT正常,白蛋白水平正常。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无明显恶心、呕吐,无腹泻、腹痛,无畏寒、发热,无关节酸痛。1周前曾因“上呼吸道感染”接受阿奇霉素及维生素C治疗2天,未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有高血压史10余年,服用培哚普利、缬沙坦、复方丹参滴丸等治疗已8年,血压控制可,服药期间多次查肝生化基本正常。否认病毒性肝炎史,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无烟酒嗜好。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拔牙及文身史。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精神尚可,腹型肥胖。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肝区无明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解析:1.患者急性发病,既往无慢性肝病史,无输血史,因此急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可能性不大。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经口传播,不能除外散发感染的可能。有服用药物史,不能除外药物性肝病。有腹型肥胖,不能除外脂肪肝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脂肪性肝炎,但ALT通常不会这么高。中老年男性,既往肝生化正常,本次为急性发病,因此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可能性不大。 2.根据上述病毒学检查结果,可排除常见的肝炎病毒感染。因B超提示“不均质性脂肪肝”,因此不能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可能,但ALT通常不会这么高。因有服用药物史,因此不能除外药物性肝炎。 3.该患者肝功能变化特点为:在尚未接受护肝、降酶治疗的情况下,ALT即迅速下降。如果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一般不会出现这种变化趋势。因此,患者ALT的迅速下降主要与停用潜在的肝损害药物有关,因此药物性肝炎的可能最大。 4.患者长期服用培哚普利、缬沙坦、复方丹参滴丸,其间多次查肝生化正常,因此由这三种药物引起ALT显著急性升高的可能性较小。维生素C一般不引起肝损害,因此最可能是由阿奇霉素引起。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述哪些表现符合胃泌素瘤
  • 球后或空肠溃疡多见

    常伴有腹泻

    顽固性溃疡

    溃疡手术后复发

  • 解析:胃泌素瘤是一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以难治性、反复发作或不典型部位的消化性溃疡、高胃酸分泌为特征,患者可伴有腹泻。

  • [多选题]肝性脑病的血氨增高的原因有
  • 摄取过多的含氮食物或药物

    低钾性碱中毒

    便秘

    感染

    低血容量与缺氧

  • 解析: 氨代谢紊乱引起的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肝性脑病时血氨常明显增高,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高蛋白饮食 含氮的食物摄入过多,或有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导致血容量下降,引起肾前性少尿,以致血氨升高。  2. 便秘 含氮、胺及其他有毒衍生物与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增加了毒物的吸收。  3. 低钾性碱中毒 患者进食少,又有严重的呕吐和腹泻,加之放腹水、排钾利尿等,引起低钾血症,促使NH3透过血脑屏障,进行细胞产生毒性。  4.休克与缺氧 休克与缺氧的状态,可造成肾前性氮质血症,其表现为血氨升高且脑细胞缺氧时对氨的耐受性会降低。  5.低血糖 低血糖时大脑的能量燃料不足,脑内去氨活动停滞,氨的毒性增加。  6.感染 感染病原微生物后,可造成组织分解代谢的进一步增加,产氨量自然也会增加,尤其肝性脑病患者肠道细菌生长活跃,肠道内产氨也明显增多。  7.催眠 催眠药可抑制大脑和呼吸中枢,引起缺氧,使血氨升高。故全选。

  • [单选题]恶性肿瘤进行化疗常可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治法中不正确的是( )
  • 疏肝理气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肾内科(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内科学(副高)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外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