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D

黏膜通透性增加 淋巴管阻塞 黏膜破损

题目:血浆蛋白经胃肠道丢失的机制为

解析:胃丢失蛋白也就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浆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而致低蛋白血症的一组疾病。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1.胃肠黏膜糜烂或溃疡导致蛋白渗出或漏出。2.黏膜细胞损伤或缺失,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宽,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漏入肠腔。3.肠淋巴管阻塞,肠间质压力升高,使富含蛋白质的肠间质不但不能保持在间质中或被吸收引起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是由于炎症区细胞外液和炎性液体渗出所致。故选AC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应与消化道出血相鉴别的疾病有
  • 急性糜烂性胃炎

    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胃癌

    胃黏膜脱垂症

  • 解析:应与门静脉高压、急性糜烂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胃黏膜脱垂症、胃癌、门脉高压性胃病、门静脉炎或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等疾病鉴别。

  • [单选题]麻子仁丸属( )
  • 润下剂


  • [多选题]适用于肝气郁滞胁痛的药物是( )
  • 香附

    青皮

    佛手

    川楝子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舌形改变的是( )
  • 歪斜


  • [多选题]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诊断根据是
  • 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病史

    上腹部有固定的局限性压痛

    胃镜发现溃疡病灶

  • 解析:1、病史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依据(A、C)2、确诊需要依靠内镜检查和X线钡餐检查(D、E)3、部位、形态、大小和数目,活检病理可鉴别恶性溃疡。4、X线壁龛或龛影是诊断的唯一依据,其他征象作为参考,胃液分析有助于诊断。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血液病(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DSA技师 麻醉学专业知识 畜牧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