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补充液体,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必要时适当给予小剂量的血管收缩药,会对治疗下肢麻木有良效

题目:下面对术后镇痛所致下肢麻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面对粪杆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为革兰染色阴性的需氧菌


  • [多选题]当归补血汤的药物组成是( )
  • 当归

    黄芪


  • [多选题]皮质传播抑制()
  • 可能有先兆症状

    激活三叉神经

    枕叶皮质脑血流量减少

  • 解析:在有先兆的经典偏头痛区域可见枕叶皮质脑血流减少。在脑血流量的变化引起先兆和激活三叉神经末梢。皮质传播性抑制可能刺激三叉神经核尾侧的外周神经末梢是有可能的。

  • [单选题]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把疼痛定义为,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组织损伤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学机制导致伤害感受或者最终导致疼痛。也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伤害刺激信号都被当做是疼痛,也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产生于伤害感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windup是指存在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种机制,即重复的伤害性刺激有缓慢的时间累积效应,最终导致疼痛增强

  • 解析:A.主要有两种疼痛受体被伤害刺激激活,包括由快痛觉传入A-δ纤维传导的低阈值伤害感受器和由慢痛觉传入C纤维传导(无髓鞘的)的高阈值伤害感受器,脊髓背角中,有脊髓神经元突触的疼痛纤维通过突触递质传导。 B.很多神经递质(谷氨酸盐和P物质)能够通过脊髓传导的上行通路(丘脑,前扣带皮质,岛叶皮质和躯体感觉皮质)调节突触后反应。 C.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是指重复多次的有害刺激会导致适用(反应减少)或敏感(反应增加)。对脊髓背角神经元进行重复多次的持续有害刺激能随之导致神经反应能力强化或中枢敏感化,神经可塑性和随后的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化包括化学,电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功能改变,这些改变能使对疼痛刺激反应夸大(痛觉过敏),无害刺激即引起痛觉(触诱发痛)和引发涉及多个脊椎部位的牵涉痛和痛觉过敏。到目前为止,脊髓敏感化或超兴奋性的具体机制仍不是很清楚,但有些影响因素已被提出了。 D.终结(windup)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机制,重复的伤害性刺激导致人们逐渐感觉到更大的痛苦,1965年,动物实验第一次揭露了重复刺激C纤维能使脊髓的二级神经元的电流逐渐增加。这种脊髓疼痛放大的机制与慢痛或终结(windup)的短暂刺激有关,慢痛是一种更迟钝的、与慢性疼痛阶段紧密相关的疼痛,主要通过无髓鞘的C纤维传导至背角感觉神经元,在C纤维传入刺激时,二级神经元的NMDA受体被激活,导致钙进入背角神经元,从而使NO突触被激活,生成NO。NO能影响伤害感受器终端以及提高突出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肽(尤其是P物质)能力,从而导致痛觉过敏和中枢敏感化。 E.P物质是一种重要的伤害感受性神经递质,能降低突触的兴奋性阈值,导致平时沉默的棘突间突触的活跃以及二级脊神经元的敏感化,并且P物质能在脊髓中远距离的传播,沿着最初的输入轨迹激活脊髓背角神经元,使感受野扩大及肌梭感受到非感受伤害性传入冲动。

  • [单选题]疼痛治疗主要利用糖皮质激素的哪项药理作用
  • 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 [单选题]跖管综合征患者最常有的症状为(  )。
  • 足底痛


  • [多选题]面肌抽搐()
  • 男性患者居多

    可能存在双侧面肌痉挛

  • 解析: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两者合并被称为面肌抽搐。据悉,女性比男性更严重。偶见它包含所有的单侧面部肌肉几乎连续发生的强烈痉挛。面部无力很少见。抽搐可能表明存在肿瘤,血管畸形,对基底动脉的扩张,压迫三叉神经或面神经。

  • [单选题]术前推荐NSAIDs药物停药()
  • 2-3天

  • 解析:NSAIDs抗血小板效应能快速逆转,停止24小时可能是足够的,尽管建议停止2-3天。阿司匹林由于它的不可逆转的抗血小板效应,在择期手术前应该停10天。

  • 推荐下载科目: 肾内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药学(士) 放射医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