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阴中求阳

题目: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

解析: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相互转化的关系;阴病治阳,是指用补阳的方法治疗阳虚不能制阴所引起的阴病;寒者热之,即以热治寒,是阴阳相互制约关系的具体体现;重阴必阳,是阴阳相互转化关系的具体体现;阴中求阳,是在补阳的基础上配合补阴的方法,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具体体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肝经湿热蕴结,下注冲任,浸淫任带,可引起的妇科疾病是( )
  • 带下过多


  • [单选题]尿路感染的中医病机是( )
  • 湿热蕴结下焦


  • [单选题]长期微热,烦劳则甚,兼见有少气自汗、倦怠乏力等症状表现的发热属于
  • 气虚发热

  • 解析:气虚发热:长期微热,烦劳则甚,或高热不退,兼见有少气自汗、倦怠乏力等症。

  • [单选题]银屑病病程较久,皮损多呈斑片状, 颜色淡红,鳞屑减少,干燥皲裂,自觉疡痒。中医诊断为:
  • 白疕血虚风燥证


  • [单选题]肺痨发病的基本病因是
  • 阴虚为主


  • [单选题]消谷善饥,兼见多饮多尿,消瘦者为( )
  • 消渴病

  • 解析:消渴病: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