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薏苡仁、莲子肉
题目:参苓白术散的组成药物中,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桔梗、山药、大枣、白扁豆外,还有
解析:参苓白术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四君子汤的鉴别应用
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牌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根结
解析: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七下两极间的关系。“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
胸、腹部。《标幽赋》指出:“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尤不痊。”这里的“四根三结”意为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灵枢•根结》记载了足三阴三阳的根与结。
[单选题]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治宜
大承气汤
[单选题]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
募穴
解析:背俞穴与募穴
1,概念: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为“俞穴”。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12个。募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
俞为阳,均分布在背部的膀胱经第1侧线上,为阴病行阳的重要位置。募为阴,均分布于胸腹部,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
[背俞穴与募穴.png]
2、临床应用:俞、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
俞、募穴可以治疗与对应脏腑经络相联属的组织器官疾患。
临床上腑病多选其募穴,脏病多选其背俞穴。
临床上常把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运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就是俞募配穴法,是前后配穴法典型的实例。
[单选题]厥阴病的提纲证不包括
厥逆
[单选题]在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的穴位是
臑俞
[单选题]潮热最基本的特征是
按时发热或定时热甚
解析:潮热 发热特点 兼证 病机
日晡潮热 热势较高,日晡热甚 腹胀便秘 阳明腑实
骨蒸潮热 午后及夜间低热 颧红,盗汗 阴虚
湿温潮热 身热不扬,午后明显 头身困重 湿热郁蒸
瘀血潮热 午后夜间低热 肌肤甲错,舌有瘀点瘀斑 瘀血积久郁而化热
[潮热.png]
四种潮热
热势较高?
低热为?
表现为身热不扬?
午后或夜间?
日晡发热?
各自兼证?
寒热往来--见于少阳病和疟疾
1.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少阳病
2.寒热往来、发有定时--疟疾
[问寒热.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