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法洛四联症患者常表现为周围性发绀,皮肤温暖

题目:以下对发绀的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法洛四联症患者常引起全身性发绀,皮肤温暖。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头胀且痛,胸闷,口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倦,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缓。其证候是
  • 伤湿


  • [单选题]感染的含义是
  • 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

  • 解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3个基本条件.png]   (一)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二)传播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及免疫性

  • [单选题]语音震颤增强见于
  • 接近胸膜的肺内大空洞


  • [单选题]《金匮要略》将黄疸病以( )分类
  • 病因

  • 解析: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证 原文: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提要:本条论述湿重于热的黄疸证治。 病因病机:湿热黄疸,湿多热少。 证候:全身发黄,黄色不甚鲜明,食少脘痞,身重便溏,小便不利,苔腻淡黄等症。 辨证:湿重于热。 治则:利湿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水除湿。   

  • 推荐下载科目: 传染病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辽宁初级药士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