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通常发生在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 存在有良好的室房逆向传导 常由室性期前收缩诱发,也可由房性期前收缩或肌电干扰诱发 节律相对整齐,频率小于等于起搏器的上限跟踪频率
题目:关于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的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无房室分离,发生PMT时可出现文氏或2:1传导。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胺碘酮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肺纤维化
Q-T间期延长
角膜色素沉着
[多选题]P-R间期延长>0.21秒见于
干扰
房室结慢经路向前传导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多选题]需要与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相鉴别的是
窦性停搏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窦性心律不齐
解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P'波有时埋藏在T波上,并出现一个较长的PP间距,因此容易误认为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窦性心律不齐等。鉴别的方法是把长PP间距之间的T波形态与其他的窦性T波比较,如果该T波的形态发生变形,提示为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心电图的正常范围
P波的宽度不超过0.11s
P-R间期在0.12~0.20s
QRS波群的宽度在0.06~0.10s之间
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
[多选题]心律失常常见症状表现为
胸闷
心悸
头晕、黑矇
[多选题]临床心电生理检查适应于
房室与室内传导阻滞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
窦房结功能测定
不明原因的晕厥
确定心动过速起源部位同时行导管消融治疗
[多选题]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
恰遇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
恰遇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
恰遇右束支的有效不应期
恰遇右束支的相对不应期
[多选题]患者男性,45岁,因心悸就诊。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的房室结前传文氏点为110次/分,2:1阻滞点为130次/分,可能的原因为
存在房室传导阻滞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经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路传导
药物影响
解析:房室结前传文氏点低于130次/分,2:1阻滞点低于150次/分,常见的原因有:①房室传导阻滞;②隐匿性房室结传导功能低下;③迷走神经张力增高;④如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时,文氏点的降低可能是由于经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路传导所致;⑤药物影响。
[多选题]关于多巴酚丁胺试验的阐述,正确的是
达到年龄预测最大心率的80%时应停药
多巴酚丁胺的副作用可被β受体阻滞剂所拮抗
是检测冠心病的一种方法
常与超声心动图结合应用
解析:多巴酚丁胺试验的阳性标准为: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或ST段压低≥0.1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