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胆碱酯酶抑制药

题目:男性,35岁,消瘦伴显著,乏力6个月,患者近3个月来四肢乏力明显,尤以抬手、上楼、蹲起困难;体检:T 37.2℃,P 100/min,甲状腺Ⅱ度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00/min,肺腹(-);下肢肌力Ⅳ级,上肢Ⅲ级,该病人诊断为甲亢。

解析:3.诊断甲亢合并重症肌无力。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方式,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上消化道出血的方式与出血部位无关

  • 解析:呕血和(或)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故答案为E

  • [单选题]诊断室速最有力的心电图证据是( )
  • 出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 [单选题]急性多发性炎症脱鞘性神经根神经病的首发症状通常为
  • 四肢远端对称性无力

  • 解析:四肢远端进行性对称性无力是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首发症状,可以合并双侧周围性面瘫,病情严重时累及呼吸肌和影响吞咽功能,但不会出现排尿障碍。

  • [单选题]女性,40岁,既往无胃病史,因关节痛曾服用解热镇痛药物数片,今晨突发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液体300ml。最可能的诊断为
  • 急性糜烂性胃炎


  • [单选题]对于结合胆红素哪项是错误的
  • 结合胆红素不能由肾小球滤出

  • 解析:游离胆红素或非结合胆红素 与血清白蛋白结合而输送,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球滤出,故尿液中不出现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通过血循环运输至肝脏,与白蛋白分离后被肝细胞摄取,在肝细胞内与Y、Z两种载体蛋白结合, 并被运输至肝细胞光面内质网的微粒体部分,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A正确),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或称结合胆红素(CB)(B正确)。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D正确),可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C错误、E正确),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经胆管排入肠道后,在回肠末端及结肠经细菌酶的分解与还原作用, 形成尿胆原,尿胆原大部分从粪便排出,称为粪胆原,小部分经肠道吸收,通过门静脉血回到肝内,其中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人肠内,形成所谓的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被吸收回肝的小部分尿胆原经体循环由肾排出体外。

  • [单选题]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是
  • 以上四条一起


  • [单选题]器质性幽门梗阻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发作瘢痕形成或粘连所致


  • [单选题]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是(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单选题]尿路刺激征的主要原因为
  • 尿路感染

  • 解析:尿路刺激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频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明显增加;尿急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意识不能控制。尿痛指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受刺激产生疼痛或烧灼感。主要原因为尿路感染;非感染性因素也可导致,包括理化因素(环磷酰胺射线等)肿瘤和异物对膀胱粘膜的刺激等。故正确答案为D

  •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麻醉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变态反应(副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中药学(中级) 生殖健康咨询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