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常浸润性生长 形态上属良性 切除后易复发 多次复发易出现转移

题目:临界性肿瘤的特点是

解析:临界性肿瘤的特点包括:常浸润性生长;形态上属良性;切除后易复发;多次复发易出现转移。避错:本题易错选E。防错方法是记住临界性肿瘤形态上属于良性,和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由下面原因引起( )
  • 严重感染

    严重创伤

    休克

    恶性肿瘤

    产科意外

  • 解析:引起DIC的病因有很多,如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病、产科意外、严重创伤及手术等。

  • [多选题]医德评价的依据是
  • 动机和效果统一论

    目的和手段统一论


  • [多选题]化学消毒的常用方法
  • 浸泡法

    擦拭法

    喷雾法

    熏蒸法


  • [多选题]关于表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树枝状细胞两大细胞组成

    角质形成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即可着色

    树枝状细胞无细胞间桥

    树枝状细胞包括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Merkel细胞

  • 解析:成人表皮主要由三种细胞构成,除角质形成细胞外,还包括黑素细胞(melanocyte)和郎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此外,在某些部位还存在默克尔细胞(Merkcl Cell).角质形成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即可着色;树枝状细胞无细胞间桥

  • [多选题]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哪些方式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换
  • 语言

    表情

    手势

    文字

    符号


  • [多选题]形成评价的内容包括
  • 教育材料发放系统

    目标人群的基本特征

    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

    根据新情况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


  • [多选题]石膏绷带包扎固定技术中,正确的是
  • 包扎时禁用手指扶托石膏型

    包扎时宜用手掌按妥帖

    包扎时松紧适宜,每周重叠1/3

    包扎时应露出远端指(趾)

  • 解析:用泡透的石膏绷带卷,由肢体近端向远端逐层缠包。开始时先在肢体近端缠包二圈,以后逐 步向下缠包。缠包的每一圈都应压住前一圈的一半,这样整个肢体每缠包一次就增厚两层石膏绷带。待第一卷石膏绷带缠包到足部时,应将搭在足背上的石膏托从趾尖外0.5—1厘米处再翻转加厚跖侧,使足趾背侧外露(从跖趾关节开始):缠包时手持石膏绷带卷、在肢体上以滚动的形式向下缠 包,不要拉紧或扭转,并随即将石膏绷带抹平,使之平整坚实地贴在肢体上。对于关节部位要多缠包 2—3层。由于肢体粗细不等,又有隆起或凹陷部位.缠包石膏绷带时应注意将石膏绷带的经纬线对正. 以防松紧不一,压迫肢体。在肢体粗细不等的部,可将石膏绷带“折迭”在后侧石膏托上,并顾手将它抹平,保持全部石膏的坚实、光洁

  • [多选题]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发病的特点是
  • 继发性

    序贯性

    进行性

  • 解析: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特点 继发性、序贯性、进行性,除了心、肝、肾、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外,还可累及消化、神经、骨骼肌、血液、内分泌、免疫及代谢系统等。

  • [多选题]关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正确的是
  • 是重型药疹

    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

    在弥漫红斑处起大小不等松弛水疱

    伴有黏膜受累

  • 解析:1、急性起病,开始为非特异性表现,常见发热、咽痛和全身不适,病情进展迅速,1-3天后出现皮肤粘膜损害。2、多系统受累可危及生命,败血症、消化道出血及水电解质紊乱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中性粒*降低常与不良预后相关。3、人群年发生率约为0.44一1.2/百万,死亡率为30%左右。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眼科学(正高) 针灸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精神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