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他汀类

题目:患者女性,52岁,因“饱食后赶路时胸骨后闷痛,停止走步稍息即缓解20余日”来诊。查体:血压、血糖均正常。经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诊断①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②轻度混合性血脂异常(高危)。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途径不包括
  • 药物潜伏化


  • [多选题]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有
  • 降低自律性

    减少后除极触发活动

    改变APD及ERP而减少折返

    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速度


  • [多选题]硫酸镁的药理作用正确的是
  • 导泻

    利胆

    降压

    抗惊厥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硫酸镁的药理作用。硫酸镁不同的给药途径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口服给药通过局部作用引起泻下与利胆,可用于导泻和胆囊炎;注射给药通过吸收作用产生中枢抑制和骨骼肌松弛、扩张血管降压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缓解子痫、破伤风等的惊厥,高血压危象的抢救。故答案选ABCD。

  • [单选题]迟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来迟缓,一息不足( )
  • 四至


  • [多选题]使药物分子水溶性增加的结合反应有
  • 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

    与葡糖醛酸的结合反应

    与硫酸的结合反应

  • 解析:药物代谢反应从根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在分子上产生结构变化的反应和结合反应,前者称为I相反应(phaseⅠ ),包括药物的氧化、还原与水解反应;后者是指药物Ⅲ由I相代谢反应生成的初级代谢物在结合酶作用下与体内物质的结合反应,常称为Ⅱ相反应(phaseⅡ)。I相反应常使药物活性改变,但通常尚未完全抑制;Ⅱ相反应几乎使所有的药物失活,并增强了水溶性而易于从机体排出。药物的I相反应以氧化反应为主,包括羟化,N,O-脱烷基化,氧化脱氨,N、S、P的氧化,醇氧化,醛氧化等;还原反应有醛还原、偶氮还原及硝基还原等;水解反应主要为酯、酰胺、环氧化物水解等。药物代谢的Ⅱ相反应主要包括葡糖醛酸结合、硫酸酯结合、乙酰化、甲基化、甘氨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等。使药物亲水性增加的结合反应包括:与葡糖醛酸的结合反应、与硫酸的结合反应、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乙酰化结合反应与甲基化反应可降低药物的亲水性。

  • [单选题]代谢产物由胆汁排入肠道,很少经肾排泄的磺脲类药物是
  • 格列喹酮


  • [单选题]强心苷引起心脏中毒最严重的是
  • 室性心动过速

  • 解析:强心苷最危险的中毒症状就是心脏毒性,可引发各类的心律失常。强心苷最易引发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早搏二联、三联律,多源性室性早搏,房室交界性心律尤其是交界性心动过速,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以及所谓的双向性心动过速等。

  • 推荐下载科目: 胸心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精神病学(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