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F

高剂量少分次(Hypo-RT)

题目:患者男,56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和腰背部疼痛不适、食欲减退、乏力,无白陶土色大便,无发热、恶心、呕吐。口服泰勒宁1片/日,疼痛可缓解。2013-2-14行CT检查示:胰头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2.5cm×2.2cm,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考虑恶性肿瘤。2013-2-28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胰头部肿瘤约3.5cm×4cm,和肠系膜血管粘连紧密,无法切除。遂行胃空肠、胆囊空肠、空肠空肠吻合术。术中穿刺活检,病理示:少许纤维组织中见极少许分化差的癌浸润。自发病来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逐渐加重,目前口服泰勒宁每3~4小时1片。食欲减退。小便正常。大便每3~4天一次。体重下降约10kg。 查体:KPS 80分,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正中可见长约25cm手术瘢痕,愈合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确肿物,肝脾肋下未及。叩诊鼓音。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各项辅助检查提示胸部未见明显异常。腹部除胰腺及邻近器官有术后改变外,未见其他明显异常。

解析:4.已有临床研究报告,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有利于局控率及生存率提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转移性肿瘤手术的治疗适应证( )
  • 肿瘤转移灶为单发

    原发病灶控制好

    患者一般状况好,可耐受手术

  • 解析:转移性肿瘤外科治疗的主要适应证:1、原发肿瘤得到较好的控制,而转移病灶为单个,无其他远处转移灶,手术切除又无严重并发症者。 2、转移灶出现距原发灶被控制后的一年后或更长时间。3、患者一般状况好,可耐受手术。

  • [单选题]男性,68岁,肝右叶巨大肿瘤,腹水征阳性。血清生化检查:白蛋白20g/L,总胆红素60μmol/L。血管造影示:门静脉右支闭塞。最适合的治疗方法为( )
  • 肝动脉内抗癌药持续注入法

  • 解析:肝动脉插管连续滴注抗癌药物适用于治疗不能切除或做姑息性切除后的肝癌患者,由于肝癌血供主要来源于动脉,故此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内,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反应,达到治疗肿瘤,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命的目的。

  • [单选题]他莫昔芬用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时标准治疗时间是( )
  • 10年

  • 解析:他莫昔芬,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临床治疗乳腺癌,有效率一般在30%作用,标准治疗时间为10年。

  • [单选题]近距离腔内治疗鼻咽癌适应证为 ( )
  • 限于鼻咽壁、浅表病灶


  • [单选题]下列止痛治疗药物中,没有剂量限制的药物是
  • 芬太尼

  • 解析: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多存在天花板效应,而阿片类止痛药物在用于控制疼痛症状时,不存在天花板效应,没有剂量限制。芬太尼属于阿片类药物,在用于止痛治疗时,没有剂量限制,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调整药物用量。

  • [单选题]胃癌癌细胞穿透胃壁浆膜脱落于腹膜,造成癌组织生长于腹膜上,称为
  • 种植性转移

  • 解析:种植性转移(Transcoelomic Metastasis)是癌细胞转移的一种方式,即癌细胞能穿透腹膜、胸膜、心包膜或蛛网膜下腔空间而入侵体腔而发生癌转移。

  •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细胞因子类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是
  • 重组人P53病毒

  • 解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都属于细胞因子,而重组人P53病毒属于基因治疗范畴。

  • [单选题]脑神经胶质瘤(Ⅳ级)手术治疗后1年,脑F-FDGPET显像示病灶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异常增高,提示最可能的情况是
  • 脑胶质瘤复发

  • 解析:神经胶质瘤治疗后若肿瘤病灶残留或复发,局部病灶F-FDG代谢异常增高,而瘢痕组织、肿瘤坏死组织及放化疗有效时,局部F-FDG呈无代谢或代谢明显降低。故本题答案为A。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眼科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口腔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LA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