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题目:女性,35岁。反复上腹痛2年,近一周出现夜间痛,进食可缓解,一小时前突发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迅速转移至全腹,查体:肝浊音界消失,该患者的诊断是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为夜间痛,进食可缓解,突发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迅速转移至全腹可考虑为穿孔。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关于双参数直方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
通常采用线性信号
[单选题]能使补体而不能使抗体灭活的温度和作用时间是( )。
56℃,30分钟
解析:补体不耐热,56℃30分钟或60℃3分钟均可灭活补体,但60℃可破坏抗体活性。
[多选题]下列对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描述中,正确的是
几乎能完全消除纸电泳中出现的“拖尾”现象
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短
样品用量少
特别适合于病理情况下微量异常蛋白的检测
[单选题]巨噬细胞溶酶体酶的测定采用的方法不包括
NBT还原法
[单选题]患者男性,53岁,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一周前在外院检测AFP结果为5560ng/ml,未经治疗,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AFP为671ng/ml,需要采取的检测措施是
稀释样本后进行复测
解析:免疫比浊法检测可能由于抗原过量导致钩状效应,一般将原样本进行稀释后复测可解决,不需要更换试剂或校准。
[单选题]生化分析检测中,被测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应完全被转化或消耗掉,这种反应称之为
终点法
解析:生化分析检测中,被测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应完全被转化或消耗掉,即达到反应的终点,这种反应称之为平衡法(终点法)。
[单选题]结核菌素是一种( )
蛋白
解析:1890年,Koch由结核分枝杆菌提取出结核菌素,现称之为旧结素(OT),其活性部分主要为蛋白质。1926年,Seibert将OT进一步提纯得到蛋白纯化衍生物PPD,继而又制备出PPD-S,PPD-Rt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