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埃希菌属

题目:有一临床分离菌株,其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IMViC)的结果为++--,在克氏双糖铁琼脂(KIA)上斜面和底层均产酸,该菌株可能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 三类,37种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的类别和病种共(包括新增的病种)三类,37种。

  • [单选题]人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为
  • 与鸡、鸭等有密切接触,但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直接证据

  • 解析:在禽中是多途径的,可通过空气飞沫、水源、密切接触、垂直传播、人的机械传播和蚊虫叮咬传播,其传播人的途径一般认为是由于人吸入感染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和直接接触病禽、人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途径传播,但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直接证据。

  • [单选题]在生物界分类中放线菌属于
  • 原核原生生物界


  • [单选题]Hfr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基因主要是:
  • 染色体基因

  • 解析:带有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当F+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可转移到F-菌中。F质粒进入受体菌后,能单独存在和自行复制,但有小部分可插入到受体菌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该菌被称为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当Hfr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起发动转移作用,能通过性菌毛,高效率地转移供体菌不同长度的染色体片段给受体菌,之后进行基因重组。因F质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最后进入F-菌,因此,F-菌获得F质粒的机会是很少的。Hfr菌中F质粒也可从染色体上脱落,并可能带有整合位点邻近的染色体基因,这种F质粒称F′质粒,带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F′菌与F-菌杂交后,可使F-菌获得F质粒和供体菌的基因。这种通过F′质粒的转移过程称为性导。附加体是既可自主复制又可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并一起复制的一种质粒。

  •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疾病不宜取血做微生物学检查
  • 菌痢


  • [单选题]病毒的特点不包括
  • 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存

  • 解析:病毒缺乏完善的酶系统,无细胞器,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故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内生长繁殖,而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环境卫生(正高) 疾病控制(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主管药师(代码:366) 辽宁省主管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公共卫生管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