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题目:口服药物的吸收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进行,胃肠道生理环境的变化对吸收产生较大的影响。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关于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资料收集,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可以从并行的研究中获取资料
可以用预计的价格代替研制中药物的价格
既要收集成本资料也要收集用药结果资料
[多选题]下列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中,叙述正确的是
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于吸收
通常弱酸性药物pKa>4.3,弱碱性药物pKa<8.5,可被直肠黏膜迅速吸收
解析: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①溶解度。一般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于溶解于体液中,可增加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面,从而增加吸收。对于脂溶性药物,其油一水分配系数越大,从基质中的释放越缓慢;反之则快。所以,为增加吸收速度,药物以盐形式供用较以对应的盐基形式供用为好,亦可制成包合物。②粒径。药物在基质中不溶而呈混悬分散状态时,其粒径大小能影响吸收,小粒子的表面积大有利于释放与吸收。因此,一般制备混悬型栓剂的药物都宜微粉化。③脂溶性与解离度。脂溶性好,未解离型的药物透过性好,容易吸收;未解离的分子愈多,透过性愈好,吸收愈快;高度解离的药物,如季铵盐类化合物透过极微或不透过,很难吸收。通常弱酸性药物pKa>4.3,弱碱性药物pKa<8.5,吸收均较快,但如果弱酸性药物pKa<3,弱碱性药物pKa>10,吸收则慢。药物的解离度一般受到用药部位pH值的影响,故而降低弱酸性药物pH值或升高弱减性药物pH值均可增加吸收。
[单选题]首过消除作用最显著的用药途径是
口服用药
解析:口服药物吸收始于口腔和胃,但大部分由小肠吸收。药物必须通过小肠壁及肝脏方能进入全身血循环。许多药物在肠壁和肝脏发生化学变化(代谢),最明显的就是肝脏代谢,即首过效应,从而减少了吸收的药物量。吸入用药通过肺直接进入血液。经皮用药经皮下血管进入血液。直肠用药大多可通过直肠壁丰富的血循环迅速吸收。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以上几种用药方式不经肠壁和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
[单选题]我国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
分级保护制度
解析:《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规定我国中药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分为一、二级。
[单选题]不寐的病位在( )
心
[多选题]下列药品中易氧化的有
肾上腺素
维生素C
盐酸氯丙嗪
解析:本题考查易氧化药物。氧化也是药物变质最常见的反应。药物的氧化作用与化学结构有关,许多具有酚类(如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水杨酸钠等)、烯醇类(如维生素C)、芳胺类(如磺胺嘧啶钠)、吡唑酮类(如氨基比林)、噻嗪类(如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结构的药物较易氧化。药物氧化后,不仅效价损失,而且可能产生颜色或沉淀。
[多选题]"十二五"期间,药品电子监管的工作目标要求,在2011年12月31日前纳入药品电子监管的药品有
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
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
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电子监管。至2012年2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分三期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疫苗、基本药物全品种纳入电子监管,也已于2011年12月31日前将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三类药品纳入电子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