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多动综合征儿童发病率男女比例为4~9:1

题目:以下关于多动综合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多动综合征的症状基本在学前出现,大约有20%的患儿需要给予特殊教育,约15%的儿童需要提供特殊的行为矫正治疗,我国学龄儿童发病率约1.3%~13.4%。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病年龄为
  • 18岁以前

  • 解析:精神发育迟滞是指个体在18岁以前,由于生物学因素或心理社会因素所引起,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特征的一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

  • [单选题]关于智力量表的评估划界分,错误的是
  • 15以下是极重度低下

  • 解析:以IQ100分作为平均智商,85~114是平常智力;115~129是优秀;130~144是超常;145~159是天才;84~70是边界智力;69~50是轻度智力低下;49~35是中度智力低下;35~20是重度智力低下;20以下是极重度智力低下。

  • [单选题]属于5-羟色胺荐摄取抑制药(SSRIs)的药物是
  • 舍曲林


  • [单选题]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开始时期是
  • 婴儿期

  • 解析:人一生下来就有了情感和个性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还提出从婴儿发展到一个有情感的个体要经历6个阶段:自我调节和对外部世界的兴趣(0~3个月)、开始显露爱(2~7个月)、有意识交流的发展(3~10个月)、有机的自我意识的出现(9~18个月),情绪思想的形成(18~36个月)、情绪思维(36~48个月)。

  • [单选题]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60%的患者起病于15~55岁

  • 解析:研究发现,90%的精神分裂症起病于15~55岁。

  • [单选题]下列关于慢性抽动障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病程往往少于1年

  • 解析:此题考点为慢性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多数患者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运动抽动,少数患者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发声抽动,一般不会同时存在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抽动部位除头面部、颈部和肩部肌群外,也常发生在上下肢或躯干肌群,且症状表现形式一般持久不变。某些患者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在病程中交替出现。例如,首发为简单的皱额和踢腿,持续半年后这些症状消退,继之以清嗓声的发声抽动。抽动的频度可能每天发生,也可能断续出现,但发作的间隙期不会超过2个月。慢性抽动障碍病程持续,往往超过1年以上。

  • [单选题]以下不是处于应激状态下个体表现的是
  • 常表现交感神经抑制而副交感神经兴奋

  • 解析: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反馈调节关系,互相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平衡。应激源则主要通过影响这几个系统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大脑是应激源的"靶器官",也是应激反应的"组织者"。大脑通过调动神经递质、受体、信号转导以及基因表达等,产生神经可塑性变化。慢性应激时,海马结构发生改变,包括神经细胞的变性和丢失,细胞萎缩,轴突末梢结构改变,细胞再生减少。个体面对通过努力而能控制的状况时,被激活的是交感-肾上腺-髓质轴(SAM轴),可引起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胃肠功能紊乱、唾液分泌减少、呼吸加深等。

  • [单选题]关于“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精神障碍仅限于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

  • 解析: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应用于精神卫生领域。调查精神障碍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分布的各种有关因素、分布频率的变化及其有关因素,从而探讨精神障碍的病因、流行规律,以及制定控制、预防甚至消除精神障碍的具体措施和检查防治效果的科学。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并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之中。研究的精神障碍不仅仅为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还包括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以及各种神经症等。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修复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医院药学(副高)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中药士(代码:102) 妇产科主治 临床营养(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