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当发生急性血管堵塞时,通常推荐三环类抗抑郁药

题目:下列关于儿童镰状细胞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A.镰状细胞贫血是美国最常见的血液疾病,其在非裔美国人中的发病率为0.3%—1.3%。当发生血管阻塞危象时,疼痛伴随而至。血管阻塞危象的发生频率无法预测,可从数年发生1次至1年发生数次或1个月发生数次不等。当微小血管被镰刀红细胞阻塞时,阻塞部位发生疼痛。此类型疼痛通常发生于幼龄儿童的肢端小骨或大龄儿童的腹、胸、长骨、腰部。 B.三环类抗抑郁药由于起效速度慢,并不作为镰状细胞贫血患者血管阻塞危象时镇静药物的选择,但可作为频繁发作患者长期镇静药物的选择。 C和E.虽然毒麻药物的使用会带来诸如呼吸抑制、(由呼吸抑制所引起的)肺不张及肺局部通气不良等并发症,但这并不能阻止它成为缓解重度疼痛的良药。然而对于这些遭受非毒麻类药品治疗无效的疼痛折磨的患儿们,不恰当的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觅药行为及严重精神社会问题。 D.血管阻塞危象所引起的疼痛爆发可由低氧、寒冷、感染、低通气引起,可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前驱期:患者通常自觉感觉异常、麻木。此期最早可发生于血管阻塞危象爆发前2天,在此期循环中的镰状红细胞数目增多。(2)初始期:持续1—2天,患者疼痛、全身无力,伴随精神上的恐惧及焦虑。(3)确立期:此期疼痛持续3—7天,伴有红肿热痛、白细胞增多等炎症反应。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但热不寒可见于( )
  • 虚热证

    里实热证

    湿温病

    气分证


  • [单选题]一位38岁建筑工人主诉持续8个月的右下肢疼痛。从下腰部放射至右腿外侧,下达右足背。患者诉行走障碍,体格检查有防痛步态,右侧足跟不能着地行走,但右侧脚尖着地行走不受限。除了右踝背屈肌力4/5,趾长伸肌肌力4/5,所有肌群肌力5/5。双侧膝关节,双侧踝部深部肌腱反射2+。感觉测试证明,与左足相比右足背侧轻触及针刺感觉稍减退。这位患者最可能患有()
  • 右侧L5神经根病

  • 解析:腰椎神经根病大部分由椎间盘突出导致。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节段水平,神经根病可影响特定的神经根。L4-L5和L5-S1的椎间盘突出大部分因节段的移动引起。如果在侧隐窝或椎间孔,椎间盘突出可能损害同水平的神经根(L4-L5椎间盘影响L4神经根),或者可能影响该神经根的下一水平(L4-L5椎间盘影响L5神经根)。L5神经根病导致在L5皮区分布的疼痛、感觉和运动的改变。疼痛常被描述为一种射穿样或偶尔酸痛和烧灼感,位置在腿的外侧并放射到足背部。感觉测试可显示轻触感下降和同一分布区的针刺感。L5神经根病同样可导致拇长伸肌的无力和因此导致的足跟步。下肢深腱反射可能正常。

  • [单选题]下列关于儿童偏头痛的说法正确的是()
  • 大多偏头痛的儿童伴有腹痛

  • 解析:A.青春期前儿童的偏头痛发病率为3%—5%。青春期结束后此病的发生率在20岁人群中通常上升至10%—20%。 B.青春期前儿童的偏头痛类型多为普通偏头痛,许多儿童复发性偏头痛都是这种类型。此类偏头痛常为双侧额部或双侧颞部疼痛,无先兆征象,无单侧固定疼痛病灶。 C.典型偏头痛与普通偏头痛不同,此类偏头痛通常伴有先兆征象,约30%儿童主诉存在视觉性先兆征象,10%主诉伴有感觉、运动感觉或语言性先兆征象。随先兆征象而来的,是位于单侧头颅固定病灶的严重搏动性疼痛。 D.儿童偏头痛可以被定义为伴随以下症状的复发性疼痛:   复发性腹部疼痛,伴随或不伴随恶心呕吐   单侧颅部搏动性疼痛   疼痛可随休息缓解   伴随视觉性或运动性先兆症状   偏头痛家族史   约70%主诉复发性腹痛的儿童伴有偏头痛病史E.眼性偏头痛在4—5岁以前的儿童中很少见,此类偏头痛通常累及单侧瞳孔,经常伴有该侧瞳孔散大。

  • [单选题]踝前注射的适应证不包括
  • 关节扭伤

  • 解析:踝前注射的适应证:踝前区疼痛、平足症、腱鞘囊肿、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前跗管综合征。

  • [单选题]其性炎上的邪气是( )
  • 火邪


  • 推荐下载科目: 结核病(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中医儿科学(正高)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