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以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以减少职业病发生

题目:(2011)下列职业病防护措施中,属于第一级预防的措施是

解析: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就是在问题尚没有发生前便采取措施,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从某种意义讲,初级预防是真正的预防,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A属于这种情况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可引起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的溶血性贫血是哪项疾病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解析:红细胞在低渗氯化钠溶液中细胞逐渐膨胀甚至破裂而溶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红细胞呈球形,球形红细胞的面积/体积的比值较正常红细胞略小,故脆性增加,球形细胞在0.51%~0.72%的盐水中就开始溶血,在0.45%时已完全溶血,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答案为E。

  • [单选题]不符合小儿原发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是
  • 胸片上肺叶有空洞形成

  • 解析:结核菌素试验在结核病患者呈强阳性或由阴性转为阳性都提示可能存在结核,所以A符合小儿原发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典型的原发综合征呈“双极”病变,所以胸片示“双极影”,B符合常见临床表现。典型的原发综合征,还表现为低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等中毒症状,所以D、E符合小儿原发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原发综合征患儿的胸片一般呈典型哑铃状双极影而非肺叶空洞形成,故答案C不符合其常见临床表现。本题选C。

  • [单选题]初产妇,28岁,妊娠34周,恶心,呕吐,腹胀,黄疸轻度,乏力,诊断妊娠合并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该患者的治疗是
  • 立即隔离、保肝治疗

  • 解析:妊娠合并轻型肝炎时与非孕期相同,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高蛋白,积极保肝治疗。

  • [单选题]某男性,在耐火材料厂从事煅烧工作15年,现有明显的阵发性干咳,有少许黏液性痰,但难于咳出,伴有呼吸困难、胸痛,引起该症状的最可能因素是
  • 石英粉尘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应用预防医学综合的思维方式。尤其在临床场所遇到某些特殊病例时,能否询问患者的职业和生活接触史,并根据其职业或生活的接触情况,结合出现的临床症状来判断可能的病因,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 [单选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向接种单位供应
  • 第二类疫苗

  • 解析:疫苗生产企业应当直接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送第二类疫苗,或者委托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的企业配送。接受委托配送第二类疫苗的企业不得委托配送。

  • [单选题]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为
  • 呕血与黑便

  •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速度。   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其它表现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和血象变化;发热;氮质血症。

  • [单选题]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并发症是
  • 小腿溃疡

  • 解析: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容易发生的并发症有以下三种: 1、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是血栓形成后,并发有感染性静脉炎及曲张静脉周围炎。可用抗生素及局部热敷治疗,症状消退后应手术治疗。 2、溃疡形成:最主要的并发症,局部交通支瓣膜破坏后,瘀血加重,皮肤将发生退行性变化,常会出现皮肤的瘙痒和溃疡,易并发感染。处理创面湿敷,抬高患肢,一般应于溃疡愈合或周围炎症消退后手术治疗。 3、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大多发生于足靴区及踝部。可以表现为皮下瘀血,或皮肤破溃时外出血,因静脉压力高而出血速度快。处理:抬高患肢和局部加压包扎,一般都能止血,必要时可以缝扎止血,以后再行手术治疗

  • [单选题](2013)在医患互动中,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不包括
  • 注意倾听

  • 解析:医患互动中,非语言沟通的技巧身段表情、人际距离、面部表情、目光接触

  • [单选题]男,65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2年,多次输血治疗。最近2次输血过程中出现发热,体温达39℃以上,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此次拟输血改善贫血症状,应输注的血液成分是
  • 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

  • 解析:患者两次输血过程中均出现发热,体温达39℃以上,首先考虑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是由于输血导致内生致热原释放引起,可选择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降低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故本题选C。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公共卫生管理 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