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题目: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许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解析:本题考点为充分理解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的含义。根据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暴露和效应是相对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在某个研究中可能是效应标志,而在下一级效应标志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它有可能作为暴露标志。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时具有重要意义的试验是
乳糖发酵试验
[单选题]某患者血清检测HBsAg(十)、HBeAg(十)则说明该患者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单选题]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不同可分为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解析: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可分为:①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产生草绿色溶血环;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产生透明溶血环;③丙型溶血性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环。
[单选题]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引起神经症状为主的病原菌是
肉毒梭菌
解析:肉毒梭菌分泌极强烈的外毒素-肉毒毒素,能引起运动神经末梢麻痹性神经中毒。
[多选题]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的特性包括
对热不稳定
抗原性与霍乱弧菌肠毒素相似
可活化腺苷酸环化酶
由A、B2个亚单位组成
解析: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对热不稳定,65℃经30min即失活。由A、B2个亚单位组成。可活化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含量升高,导致小肠液体过度分泌,超过肠道的吸收能力而出现腹泻。不耐热肠毒素的抗原性与霍乱弧菌肠毒素相似,二者的抗血清可产生交叉反应。
[单选题]狂犬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后通过哪条途径上行到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解析:狂犬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后,在局部停留3天或更久,然后入侵周围神经,病毒沿神经轴突向中枢神经扩展,至脊髓的神经节大量繁殖并很快到达脑部,然后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展,侵入各组织器官。
[单选题]观察结核杆菌的形态需要用哪种染色
抗酸染色法
解析:抗酸染色法是用于区分混合标本中分枝杆菌属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的鉴别染色方法。
[单选题]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压片标本可见 ( )
子宫和卵巢及2个睾丸均左右并列
[单选题]某乡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乡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为
散发
解析: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称散发。题干的信息显示,该乡去年流脑发病率与其乡历年流脑发病率水平相当,故为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