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F'菌与F-菌进行接合后,失去F质粒

题目:有关"接合"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解析:带有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当F+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可转移到F-菌中。F质粒进入受体菌后,能单独存在和自行复制,但有小部分可插入到受体菌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该菌被称为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当Hfr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起发动转移作用,能通过性菌毛,高效率地转移供体菌不同长度的染色体片段给受体菌,之后进行基因重组。因F质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最后进入F-菌,因此,F-菌获得F质粒的机会是很少的。Hfr菌中F质粒也可从染色体上脱落,并可能带有整合位点邻近的染色体基因,这种F质粒称F′质粒,带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F′菌与F-菌杂交后,可使F-菌获得F质粒和供体菌的基因。这种通过F′质粒的转移过程称为性导。附加体是既可自主复制又可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并一起复制的一种质粒。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最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是
  • 革兰染色法

  • 解析: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通过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类,可初步识别细菌,有助于进一步鉴定细菌。

  • [单选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
  • 日本脑炎病毒


  • [单选题]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来说,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主要是:
  • 疫苗接种

  • 解析:对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目前尚无治疗病毒感染特效药物,有些核苷类药物、免疫血清、干扰素、中草药等能治疗某些病毒感染,但预防效果有限,因此,用疫苗作人工主动免疫,对于预防病毒感染有重要意义。常用的疫苗有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用减毒活疫苗作主动免疫,因其可在体内增殖,与自然的亚临床感染过程相似,并可引起局部SIgA的产生,产生比较稳固持久的免疫,故在预防病毒感染中非常有效。

  • [单选题]关于热原质,错误的是 ( )
  • 高压蒸汽灭菌可破坏热原质


  • [单选题]主要流行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O血清型是
  • O157


  • [单选题]治疗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为 ( )
  • 青霉素


  • [单选题]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 )
  • 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胸心外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