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D
患者的血压昼夜模式为非勺型 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清醒时段血压>135/85mmHg,睡眠时段>120/70mmHg
题目:患者女,56岁,因"反复头晕、头痛3年余,加重1周"就诊。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头晕非旋转性,不伴恶心、呕吐,发现血压升高达156/92mmHg,当时未予重视,未正规服药治疗。1周前,因天气变化,上述症状加重,自测血压高达180/102mmHg,遂来就诊。发病以来无心悸、大汗、乏力、气短和心前区闷痛不适,食欲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睡眠一般。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不嗜烟酒。母亲及哥哥有糖尿病病史。查体:T36.5℃,P78次/分,R18次/分,BP168/98mmHg;一般状况可,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解析:2.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计算公式:(白天平均值一夜间平均值)/白天平均值。10%~20%为勺型;<10%为非勺型;夜间高于白天为反勺型。收缩压与舒张压不一致时,以收缩压为准。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可以引起持续性杂音的是
肺动静脉瘘
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多选题]奇脉可见于
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积液
限制性心肌病
解析:奇脉的产生机制是:正常人吸气时,右心充盈增加,室间隔向后移位,限制了左心室的充盈。同时,由于吸气时胸腔内压降低,血流相对地较多流入肺静脉,也使左心室充盈减少。当心脏舒张受限时,静脉回心血流受阻,吸气时右心充盈的增加减少,致使左心充盈明显下降,心搏量减少,出现吸气时脉搏减弱甚至消失,形成奇脉。临床上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限制型心肌病都可产生奇脉,而左心衰竭不会产生奇脉。
[单选题]泄泻发病外因中主要的邪气是( )
湿邪
[多选题]"土"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生化
承载
受纳
[多选题]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常出现心绞痛症状的原因为
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
心肌耗氧增加
左心室肥厚,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相对减少
心室收缩压升高,射血时间延长
解析:原因有四点:(1)左心室壁增厚、心室收缩压增高和射血时间延长,增加心肌耗氧量;(2)左心室肥厚,导致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相对减少;(3)舒张期心腔内压力增高,压迫心内膜下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灌注不足;(4)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致舒张期主动脉-左心室压差降低,减少冠状动脉灌注;故选ABCE。
[单选题]中风中,中经络与中脏腑的主要区别在于( )
神志改变
[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况宜应用洋地黄治疗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风心病心衰合并心房颤动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
解析:洋地黄是临床用于治疗心力哀竭、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洋地黄制剂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有明显改善症状、减少住院率、提高运动耐量、增加心排血量等作用。特别是对伴有心房颤动的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更好。因为洋地黄有抑制心脏传导系统,特别对房室交界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洋地黄可有效地抑制房室交界区的传导,减慢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但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时使用洋地黄,会因为洋地黄缩短旁路不应期而使心室率加快,所以不宜使用。
[多选题]患者男,76岁,原发性高血压史5年,心房扑动史2年,每月发作多次,发作时伴胸闷,未规律治疗,可以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是:
导管消融
华法林
解析:房扑反复发作且伴胸闷,即使转律也难以维持,宜选用导管消融根治,选A;根据CHADS2评分:年龄>75岁(1分)、高血压(1分),需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选D;故选AD。
[多选题]下列哪些为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
解析: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得有右向左分流才会有青紫,故选DE。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要发展到终末期——艾森曼格综合征才会出现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