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骨髓中出现大量原始细胞
题目:病人男性,26岁,突然出现发热、鼻出血、面色苍白,持续10余天,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血常规示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增多,初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解析:1.骨髓检查是急性白血病确诊的主要依据,骨髓象中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的30%以上,一般可作出诊断。
2.诱导缓解是急性白血病治疗的起始阶段,缓解后治疗主要是通过进一步的巩固与强化治疗,彻底消灭残存的白血病细胞,防止病情复发。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支气管哮喘典型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解析: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是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
[单选题]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最危险的副作用是
粒细胞缺乏
解析: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粒细胞缺乏最为危险,应注意复查白细胞并警惕高热、咽痛等症状,其他不良反应还有肝脏损害和药疹等。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下列与移位菌群失调原因无关的是
细菌结构变化
解析:移位菌群失调:/\n/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其原因多为不适当地使用抗生素,即该部位的正常菌群被抗生素抑制或消灭,从而为外来菌或过路菌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定植的条件。外科手术、插管等侵入性诊疗容易引发移位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如大面积烧伤病人等也易于发生移位菌群失调。/\n/移位菌群失调表现为:横向转移,如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转移,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转移;纵向转移,如皮肤及黏膜表层向深层转移;肠腔向腹腔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
[单选题]某小儿能作文并能左右转身,可用上肢向前爬,并能用拇、示指取物,但还不可以独自站立。该小儿大概年龄为
9~10月
解析:小儿6~7个月时能独自摇摆或玩弄小物体,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示指取物。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运动发育(细动作)”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患者,男性,59岁。因心前区疼痛5小时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入院。经治疗病情稳定,1个月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又出现心绞痛,这类患者容易发生
再梗死
解析:梗死后心绞痛是指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消失24小时以后,30天内又重新出现心绞痛。据统计,有梗死后心绞痛者再发心肌梗死率比无梗死后心绞痛高10倍之多。
[单选题]由免疫因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
ITP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呈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