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抗原抗体不可逆的结合

题目:体外放射分析中,造成放射性标记物免疫活性损伤的主要因素没有

解析:造成免疫活性损伤的主要因素有:在蛋白质中引入碘原子代替氯原子时使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碘化损伤。标记在蛋白质分子的放射线使蛋白质成为碎片引起放射损伤。碘化反应时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引起的化学损伤。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标记蛋白质的聚合、脱碘等导致标记抗原质量下降。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新生儿肝炎和先天性胆道闭锁在肝胆动态显像中的鉴别要点是 ( )
  • 注射24小时内肠道是否有放射性出现


  • [单选题]骨转移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骨骼,最为常见的是
  • 脊柱、骨盆、肋骨和胸骨

  • 解析:骨转移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骨骼,最为常见的是脊柱、骨盆、肋骨和胸骨。

  • [单选题]能自发地发生核衰变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核素称为
  • 放射性核素

  • 解析:放射性核素能自发地发生核衰变转变成另一种核素。

  • [单选题]肺癌骨转移部位主要是
  • 红骨髓丰富的中轴骨

  • 解析:肺癌骨转移播散有两个途径,直接侵犯或通过血行转移。除常见邻近肋骨的侵犯或完全破坏外,肺癌多由肺静脉进入体循环向全身播散,转移部位主要是在红骨髓丰富的中轴骨,肿瘤栓子亦可到达肢体的远端,如掌骨、跖骨、指骨和趾骨。

  • [单选题]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上,灵敏度最高的是
  • 脑灌注介入显像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骨外异常放射性分布的是
  • 良性骨关节病


  •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骨髓显像的适应证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单选题]带电粒子(α、β射线)与物质的原子相互作用,使核外轨道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个过程被称为
  • 电离

  • 解析:带电粒子(α、β射线)与物质的原子相互作用,使核外轨道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个过程被称为电离。

  • [单选题]经考核合格上岗的放射职业人员需多久参加防护知识复训
  • 四年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辽宁初级中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