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D
急性戊型肝炎 酒精性肝病 急性肝功能衰竭
题目:患者男,62岁,因食欲减退、乏力、尿黄10天入院。10天前出现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尿黄,伴低热,体温最高达37.5℃,食欲减退、乏力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患者饮酒30余年,每天饮酒量折合乙醇为67.2g。查体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皮肤瘀斑。查生化:ALT3266U/L,AST3248U/L,ALB39.4g/L,ALP185U/L,GGT231U/L,TBIL298.6μmol/L,DBIL200μmol/L。PT31.6秒,PTA19%。HBsAg、抗-HCV、抗-HAVIgM均阴性,抗-HEVIgM阳性。该患者的诊断为( )
解析:1. 病毒基因检查 用RT-PCR法可在血清和粪便中检测HEV RNA。抗-HEVIgM阳性,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畏寒、发热、头痛、咽痛、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关节痛,倦怠乏力,继之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肝区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呈现轻度肝大,伴触痛和叩击痛。此期持续数天至半月。故诊断A正确。2. .患者饮酒30年,且 每天饮酒量折合乙醇为67.2g。生化值高,诊断C正确。3.患者血胆红素增高,出现DIC时.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可减少,而其降解物(FDP)增多,优球蛋白试验等可呈阳性。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还是便血,取决于 ( )
出血部位
出血速度
出血量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性质、部位、出血量和出血速度。故选:ABC。
[多选题]关于二期肝性脑病的说法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睡眠障碍
行为失常
扑翼样震颤阳性
脑电图异常
解析:肝性脑病临床分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击样震颤,脑电图正常。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有扑击样震颤及明显神经体征,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可引出扑击样震颤,脑电图异常。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无扑击样震颤。浅昏迷:生理反射可有,肌张力增高;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结合题干符合二期的是BCDE。A属于一期特点故错误。
[多选题]属于"补其不足"治疗方法的是( )
补气
养血
补阳
[多选题]肠结核可有
溃疡型肠结核为多见
腹泻、便秘交替
好发于回盲部
解析:1.溃疡涉及乙状结肠或横结肠时,大便可含黏液、脓液,但便血者少见。此外,间有便秘,大便呈羊粪状,腹泻与便秘交替。故D正确。2.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的表现 常有结核毒血症,以溃疡型肠结核为多见,表现轻重不一,多数为午后低热或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伴有盗汗。C正确。3.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肠道后,多数在回盲部引起结核病变,E正确。4..肠梗阻,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故B错误。5.A少见,故错误。
[单选题]酒剂的特性是( )
活血和助长药效
[多选题]下列有关肝细胞癌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常经血行转移
可呈腺管样结构
可呈团块状结构
解析:肝细胞癌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当前在我国HBV感染是最重要的。常经血行转移。(1) 腺泡或腺管型:在宽厚的癌细胞梁索内以小型腺样或小 管样结构为主,癌细胞较小,围绕毛细胆管呈腺泡状排列,毛细 胆管扩张越明显,腺样结构越清楚。(2) 多形细胞型:属低分化型肝细胞癌。癌细胞大小和形态 极不一致。可见多边形、菱形和多核瘤巨细胞,有时似肉瘤。此 型癌细胞缺乏正常肝细胞排列的特征,呈实性片状或巢状排列。(3) 透明细胞型:癌细胞中等大小,多边形,胞浆透亮(含 糖原颗粒和脂滴),核浓缩居中。有人认为这种透明细胞为变性 的癌细胞,不宜单独列为一型。但多数学者强调此型癌的特殊性 和预后较好,主张为一独立的类型。(4)团块状肝细胞癌:属高分化的特殊类型,多见于无 肝硬化的青年人,预后较好。癌细胞多边形,呈梁状或小管状排 列,胞质丰富嗜伊红深染(大嗜酸颗粒细胞),癌巢之间为宽窄 不一、呈团块状状排列的透明胶原纤维带,带间夹杂着平行束状排列 的肌成纤维细胞。故AC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