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题目:以下哪组经脉属于表里关系

解析:表里配对关系:   脏腑的属络关系就是相应经脉的表里关系:6对   太阴----------------阳明   厥阴----------------少阳   少阴----------------太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既能化湿行气,又能温中止呕的药物是
  • 白豆蔻

  • 解析: 白豆蔻   性能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应用   1.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2.呕吐。   用法用量煎服,3~6g,入汤剂宜打碎后下。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 [单选题]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则是
  • 针灸并用,补法

  •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补益气血,调理气机。以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关元 肝俞 脾俞 肾俞 膻中 足三里 配穴 脾气不足加太白、三阴交;失眠加神门、照海;健忘加印堂、水沟;肝气郁结加太冲、内关。 操作 背俞穴用补法,膻中、百会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2.其他治疗 拔罐法 选足太阳经背部第1、第2侧线,用火罐行走罐法或闪罐法,以背部潮红为度。

  • [单选题]关于督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为"气血之海"

  • 解析:一、督脉循行: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督脉循行.png] 二、督脉主治概要: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 [单选题]半夏厚朴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 白术

  • 解析:半夏厚朴汤的组方原理 气郁不利,痰气内生,痰气相结而壅滞于咽,则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吞之不下;情志不畅而加剧气机郁滞,则因情绪不佳而加重;气机郁滞,浊气不行,则胸闷;经气经脉不通,则胁痛;气逆于肺,则咳;气冲于胃,则呕;舌淡,苔薄腻,脉弦均为痰阻气郁之征。其治当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解郁散结,降逆顺气,醒脾和胃。厚朴下气开郁,行气化痰化瘀,芳香醒脾。茯苓健脾和胃,渗湿利痰。生姜降逆化湿,和胃化痰。干苏叶疏利气机,畅利咽喉,开郁散结。 化痰药与行气药相配伍,气顺则痰消;燥湿药与渗利药相配伍,以增化痰祛痰作用。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病提纲
  • 身体痛


  • [单选题]代赭石除具有平肝潜阳作用外,还能
  • 降逆止呕

  • 解析:代赭石   性能:苦,寒。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应用: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呕吐,呃逆,噫气等症。为重镇降逆要药,尤善降上逆之胃气。   3.气逆喘息。重镇降逆,亦能降上逆之肺气而平喘。   4.血热吐衄,崩漏。善于降气、降火,尤适宜于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出血证。   用法用量:煎服,宜打碎先煎。如丸、散,每次1~3g。外用适量。降逆、平肝宜生用,止血宜煅用。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服用。

  • [单选题]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
  • 太渊

  • 解析:太渊 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 ①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②无脉症;③腕臂痛。 操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 宣法、通法

  • 解析:常用治法 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而有表证者。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证。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泻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其中,和解之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之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此外,尚有和营卫、和胃气等,亦属和法范畴。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 [单选题]车前子入汤剂时,其用法是
  • 包煎

  • 解析:车前子   性能: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2013   应用:   1.淋证,水肿。   2.泄泻。   3.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善清肝热而明目。   4.痰热咳嗽。能清肺化痰止咳。   用法用量:煎服。宜包煎。

  • 推荐下载科目: 职业卫生(正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执业药师(西药)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放射医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